赤德祖丹
赤德祖丹,漢名棄隸蹜贊,都松芒布結之子,唐中宗神龍元年(705)繼承父位,成為吐蕃王朝第四位贊普,時年僅7歲。
迎娶金城公主
在赤德祖丹即位這年,唐朝應吐蕃之請,派宰相盧欽望等二十二人與吐蕃和盟,這是歷史第一次吐蕃之盟。和盟之后,唐蕃前線一度平靜。垂簾聽政的赤德祖丹祖母趁此良機派大臣悉熏熱入唐獻貢物并向唐為贊普請求娶公主為婚,以發展兩國友好。唐中宗經考慮后許將雍王女金城公主下嫁贊普。三年后 (709),赤德祖丹派出以大臣尚贊咄名悉臘等做為迎親使入唐。唐中宗李顯親自在苑內設宴招待吐蕃使節。過了年后,唐政府又加派左衛大將軍揚矩護送金城公主入藏。為表示和親之盛意,中宗李顯親自率后宮將金城公主和吐蕃迎親使送到始年縣 (今陜西興平),在這里,中宗舉行了盛大告別宴會。頒布給金城公主的遠嫁之書。席間中宗下諭吐蕃使者以公主年幼割愛遠嫁之意旨,望贊普對公主體貼愛護,又率群臣作詩送別。為隆重紀念這個日子,還免去始年縣賦稅一年,改始年縣為金城縣,以示對雙方和親通婚的紀念。吐蕃看到唐朝對金城公主下嫁如此隆重,自不能怠慢。金城公主過唐古拉山,吐蕃專為她開鑿山道通過。這次金城公主出嫁,距文成公主出嫁已逾七十年。與文成公主一樣,金城公主入藏時,將大量中原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帶到吐蕃。她曾親自帶去錦數萬匹及工藝技術人員。入吐蕃后,又派專使入唐要求《毛詩》《春秋》《禮記》等。在金城公主的感染及漢族書籍文化的影響下,赤德祖丹也與其祖松贊干布一樣,對漢族文化尤為喜愛。他曾親自寫信給唐朝皇帝,要求每年派僧人去吐蕃講法。在赤德祖丹當政的年間,文物制度多從唐制,漢文漢語亦頗贊許,傳說流傳至今的漢藏音義相同之字,即始于金城公主時期。
亦戰亦和
赤德祖丹在位期間,初因年紀幼小,對外軍事活動為大臣所操縱。乃至年長,又常受邊將謊報蒙蔽,因而與唐朝沖突不時發生。然而在朝廷內部,還有以金城公主為首的一部份統治者也想維護吐蕃之間和平友好。所以在赤德祖丹在位期間,對唐朝和與戰交替進行。
唐景龍四年至開元二年(710—714)。吐蕃與唐朝展開爭奪對云南控制權的斗爭。唐在云南的監察御使李知古由于對鎮北一些部族實行高壓政策,一些部族酋長就援助吐蕃出兵擊殺李知古,并控制了云南北部一些地區。但吐蕃也怕唐軍報復,在714年,由吐蕃國相坌達延致書唐宰相,請示會盟。唐朝接受吐蕃請求。任命解琬為會盟使與吐蕃的使節簽署盟文,雙方相約,定國境于河源一帶 (今青海西寧一帶),互不侵犯,但此盟之筆墨未干,吐蕃大相坌達延就背著贊普,以突然襲擊方式率十萬大軍攻入臨 (甘肅臨洮),洮 (甘肅臨潭),又進攻蘭渭 (甘肅陵西) 數縣,并搶掠唐官營牧場無數羊馬。唐玄宗聞知吐蕃如此背信棄義,十分震怒,立即命薛訥 (薛仁貴之子) 為隴右防御史,率兵十萬迎擊蕃軍; 雙方轉戰于渭源之武階驛、大來各一線。唐軍四萬鐵騎作戰驍勇。吐蕃大敗,死傷累累,尸體竟把洮河一度塞滿,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洮河戰役”,唐軍也損失不小,但終于收復了被吐蕃軍所占地區。
在唐軍的打擊下,吐蕃內部主和派力量抬頭。贊普赤德祖丹上書唐皇帝,表達歉意。他在信中說自己曾七次要求結盟,但未經唐朝許可。前因唐邊將張玄表、李知古等在邊境擄掠,才引起戰爭。現再次表示愿以舅甥的和好之禮,不再向唐進犯,金城公主也親自寫了一封信給唐玄宗,希望朝廷能聽取吐蕃國王與唐朝訂盟之愿望,接到赤德祖丹和金城公主之信后,唐玄宗即復書贊普,認為唐與吐蕃既存前代公主和今日公主的婚姻,屬于甥舅關系,雙方應彼此相信與相親,無須結約,雙方如友好相處,吐蕃就應尊重滇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歷史歸屬,吐蕃不能把這些地區占為己有。因為唐政府也看到了吐蕃王朝對云南及甘肅等地區的野心,因此總結歷史教訓,不愿與他們訂立空頭條約。
雖然這些條約未訂成,但由于雙方互相克制,大約十幾年沒發生大的戰爭,但到723—728年(開元十年到十六年),唐與吐蕃爭奪西域的控制權又激烈起來,723年,吐蕃軍隊一度攻占蔥嶺以南的小勃律,以圖奪取西域四鎮,但未能得逞。到了728年,吐蕃軍又攻取河西瓜州,企圖與突厥蘇祿部聯合奪取唐之西域安西鎮。雙方一場激烈的會戰又在瓜州、玉門和祁連山下展開。最終的結果仍然是唐軍獲勝,先后攻占吐蕃的大莫門城(黃河南九曲地)和石堡城,將吐蕃軍隊趕回西藏地區。當敗訊傳到吐蕃皇宮后,赤德祖丹兩次派人入唐求和。唐玄宗看到贊普書中仍有傲慢的語言,非常氣憤,表示不與言和; 幸虧大臣皇甫惟明上書勸諫,認為吐蕃好戰的只是一些邊將,戰爭爆發,只能給吐蕃邊將從中漁利和借功邀賞的機會,贊普年紀不大,又與唐皇帝是親戚,并不一定愿意與唐作戰。另外戰爭一開,日用千金,也導致了國家財政的匱缺和百姓窮困。他勸玄宗以遣使看望金城公主之機,與贊普而議和事,以息邊患。
唐玄宗認為皇甫惟明的建議言之有理。于是派他出使吐蕃,看望金城公主并捎信給赤德祖丹。赤德祖丹因多次與唐交往,均無得要領,不免焦慮不安,見到惟明,不由大喜,當即宴請唐使一行并拿出唐代皇帝給歷代贊普的信件,以示愿意與唐友好之誼。數日后,赤德祖丹也接受了唐使惟明的建議,派大臣名悉臘入朝。他并親自書寫了給唐玄宗的一封信,并帶上自己和金城公主所獻的禮物。赤德祖丹在信中寫道,自己對唐代皇帝讓美麗的金城公主下嫁吐蕃永世不忘。前些年兩國發生戰爭,多數是受了好戰的蕃將的蒙蔽,深感不安,現在已將挑起爭端的蕃將給予處分,并嚴格約束將士勿再輕起事端,“現在我請求與唐訂盟,恢復舊好。”唐玄宗看到赤德祖丹信中深情意切,也非常高興,熱情款待了贊普派來的使節名悉臘,并立即與名悉臘等吐蕃使節簽訂了雙方以赤嶺一線(青海湟源陽山)為界的互不侵犯條約。并在各界的山上立碑為記。成為歷史上唐蕃第三次和盟。
會盟后不久,為唐蕃和親而心力交瘁的金城公主去世。金城公主從出嫁吐蕃到去世,總計32年。32年中,她心中時刻懷念中原,力促丈夫赤德祖丹與唐友好相處,然而在唐蕃第三次盟約剛簽訂之年,雙方邊將就在甘肅青海一帶重開戰端。金城公主聞后在憂憤中死去。赤德祖丹也萬公悲痛,綴朝數日,為公主致哀。并遣使到唐朝告喪,再次請和,玄宗得知金城公主已去世,也萬分悲痛,罷朝三日,以示悼念。
金城公主的逝世,使赤德祖丹少了一個得力的助手,使他更無法約束吐蕃好戰集團的行動。在金城公主逝世的當年就攻占了北線——石堡城,接著又聯合已占波斯的大食聯合攻占了唐的小勃律地區。唐玄宗令安西副都護高仙芝率步騎數萬遠征,經過艱苦跋涉才到達小勃律將吐蕃軍隊趕走,但不久由于唐軍的貪暴,小勃律得而復失,又被大食和吐蕃所得到。
赤德祖丹在位四十年,唐蕃關系時好時惡,赤德祖丹雖在金城公主的影響下,存在與唐和好的愿望,但由于各種原因,唐蕃之間并沒有真正安定和好。
天寶十四年 (755),赤德祖丹逝去,享年47歲。
上一篇:赤德松贊
下一篇:赤松德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