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星體到底是怎樣的星體?
類星體是20世紀60年代發現的一種新型星體,它的角直徑甚小,但其輻射能量極強。有的類星體不僅有較強的光學輻射,也有較強的無線電輻射(即類星體射電源)。由于它距離地球甚遠(通常可達幾十億到100億光年),而且依然能多次測到其位置所在,表明其發光本領至強。再從類星體發射出來的能量來看,可相當于幾千億顆太陽的能量。再從其光強度會發生變化來看,說明其體積較小(最大不過幾億光年),對此殊難進行解釋,使人們再度陷于困境。這種類型的天體,在本世紀60年代以前是無人預言或推測過的,無法想像可以存在于宇宙之中,但是上面提到的種種性質均為事實。有人提出其中心部分是由恒星組成或相當于太陽質量108倍的天體組成,也有提出其中心是個大黑洞的說法。于是產生爭論。至于它是年輕星系還是較老的星系也難以判明,雖然對它的認識較以前進了一步,但很多問題尚待研究加以解決。
上一篇:籃球新星倫·比阿斯之死
下一篇:糧餉不繼·饑餒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