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距江陰200余里,在今上海郊區。在江陰人民守城抗清的同時,嘉定10余萬人也爆發了反剃發的英勇斗爭。
清朝新任知縣張維熙,一到任也是堅決執行清朝的剃發令,因而激起全縣人民的反抗。城鄉人民迅速以自然村、鎮為單位和名號組織起來,趕走了張維熙,燒毀了前來鎮壓的清軍船只,打敗了清軍。隨后,全縣人民公推素有聲望的黃淳耀、侯峒曾作領導。黃、侯糾合義師,組織全城百姓修繕城墻。
降清將領李成棟帶兵前來攻城,人民群眾日夜堅守孤城達半月有余。后因連降大雨,城墻被沖毀,李成棟乘機攻進城內,對全城人民進行了三次血腥的屠殺。
除此之外,在杭、嘉、湖一帶還有多起抗清義軍同清朝進行殊死斗爭。
陳子龍、夏允彝起兵于松江,聯合太湖的抗清義師,攻打蘇州。王佐才、顧炎武、歸莊、吳其沆起兵于昆山 (今上海),艱苦支撐,力抗強敵,失敗后,昆山被屠城。盧象觀起兵于茅山,謀攻南京,后因消息走漏,敗退太湖,顧炎武不久只身去北方,繼續謀劃反清斗爭。沈廷揚、荊本徹率舟師退保崇明島,不久,被攻滅。金聲、江天一、吳應箕起兵于徽州,欲聯結各地義軍,到皖南山區建立反清基地,因奸細破壞,雖經激戰,也最終失敗了。
在反剃發斗爭中,許多英雄人物“毀棄身家,上滅宗祀,斷頭碎骨,浩然不顧”,表現了民族正氣。
在這一斗爭中,地主階級中的愛國知識分子、廣大農民、手工業者、商人組成了統一戰線,在“中興大明” 的旗號下捍衛民族文化習俗,表示不承認滿清的統治。
上一篇:《三大考史學家》清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乾嘉學派》清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