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荊楚吟·荊州之旅·當陽·當年三國古戰(zhàn)場
長坂坡與當陽橋,都在湖北西部當陽市境內。當陽,最早叫權國,西漢初定為臨江國,后稱江陵縣,景帝中元年間(前149—前144)單獨設縣治。因它位于荊山山脈南麓,又在西漢京都長安以南,故名當陽。這里是著名的三國古戰(zhàn)場,膾炙人口的趙子龍大戰(zhàn)長坂坡單騎救主、張翼德喝斷當陽橋獨退曹兵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
長坂雄風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擒呂布、敗袁紹、滅北方群雄之后,想乘勝統(tǒng)一全國,于是兵鋒指向了占領荊州的劉表和依附于劉表的劉備。曹操軍隊尚未到荊州,劉表病死,少子劉琮代立,向曹操請降。時劉備屯駐樊城(湖北襄樊市),聽到消息后,急忙向江陵撤退。
劉備軍隊路過襄陽時,百姓紛紛跟隨南撤,隊伍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臨近當陽時,已發(fā)展到十多萬人。他們老弱相扶,每天只能走十幾里地。有人勸劉備舍棄民眾,速退江陵,否則,曹兵追來就沒辦法了。劉備卻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離去!”
曹操害怕劉備搶先占領存有大量軍事物資的要地江陵,親率精騎星夜追趕,在當陽長坂坡追上了劉備。劉備慌忙應戰(zhàn),軍隊被擊潰。他顧不得家眷,只帶幾十個親隨,奪路而走,放棄往江陵的打算,折往夏口(湖北漢口)。
這時,負責劉備及其家小安全的趙子龍,沖出曹軍重圍后,不見了劉備的妻兒。于是,他單槍匹馬,重新殺入曹軍,槍刺曹將淳于導,救了糜竺和甘夫人,將他們送出長坂坡后,又折回舊路尋找糜夫人和阿斗。路上又刺死給曹操背劍之將夏侯恩,孤身一人,再次殺入重圍。在一斷墻殘壁下的枯井旁,趙子龍終于找到了糜夫人和阿斗。身負重傷的糜夫人將阿斗托咐給趙子龍后,乘其不備,投井身亡。這時,曹軍大隊人馬趕來,智勇雙全的趙子龍推倒斷墻,掩埋了糜夫人,然后解下腰帶,放下護心鏡,將阿斗兜在懷中,綽槍上馬,與曹軍血戰(zhàn)。在重重包圍中,趙子龍如入無人之境,往來廝殺,銳不可擋。他先后砍倒曹營兩面大旗,殺死曹軍五十多員名將,真是所向披靡,威震敵膽,贏得了“蓋世英雄”之美譽。后人有詩贊曰:“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趙云,字子龍,常山真定(河北正定)人。《三國志》注引《云別傳》載:劉備得益州后,打算將成都城內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趙云從大局和百姓利益出發(fā),反對說:“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yè)。”
蜀漢建興六年(228),馬謖違背諸葛亮的調度,丟失街亭。是趙云親領本部人馬斷后,使蜀軍自箕谷退兵時軍資、將士沒受損失。為此,諸葛亮要嘉獎趙云及其部屬。趙云認為軍事失利,不應受賞,請求將所賜物資留存府庫,待冬季天寒時分配給諸軍。
常言道:“英雄難過美人關。”當年,關羽與曹操在下鄴圍攻呂布時,曾屢屢向曹操要求將呂布手下大將秦宜祿之妻賞其為妻。城破后,曹操見秦妻果然是國色天香,遂占為己有。為此,關羽對曹操心存介蒂。而趙云在這方面,不愧為真英雄。劉備平定四郡后,趙云代降將趙范任桂陽太守。趙范欲收買拉攏趙云,提出將其天姿國色的寡嫂許配與趙云。趙云考慮趙范是被迫投降,心未可測,未予同意。不久趙范果然跑了。
關羽被殺后,劉備要為關羽報仇,發(fā)兵攻打孫權,又是趙云再三上諫,陳說利害。劉備不聽,招致大敗。
由上可見,趙云有膽有謀,品德高尚,可他的地位卻遠不及關羽和張飛,甚至不及馬超、黃忠。其中原因,不外趙云直言敢諫、剛正不阿。對這位三國時的英雄,人們是不會忘懷的。現(xiàn)在,長坂坡已辟為“長坂公園”。公園正中矗立著一座高大的青石碑,碑上刻著“長坂雄風”四個遒勁蒼古的醒目大字。公園門外,新建了街心花園,園中心聳立著8米高的趙子龍彩陶塑像,他騎著馬,懷揣阿斗,手執(zhí)長槍,似乎正與敵軍浴血奮戰(zhàn)。
當陽橫矛
當陽橋在長坂坡東北4公里處,也叫長坂橋,當?shù)嘏f稱霸陵橋,是張飛當年拒水斷橋退曹兵的遺址。
相傳,當年曹操追擊劉備時,張翼德奉命在此斷后。“粗中有細”的猛張飛,讓隨從的二十多名士兵砍下樹枝拴在馬尾上,趕著馬在林中來回奔跑,揚起灰塵,布下疑陣,好像里面藏有千軍萬馬。張飛橫矛立馬,一人守在橋頭。當曹操大將文聘張郃等追趕趙子龍到當陽橋時,張飛讓過子龍,面對追來的曹軍眾多將領,橫槍立馬,倒豎虎須,圓睜環(huán)眼,厲聲喝道:“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zhàn)?”聲如巨雷。曹軍早就聽說張飛英勇異常,現(xiàn)見他如此威風,又怕橋東樹林后埋有伏兵,紛紛倒退,互相踐踏,棄槍落盔者,不計其數(shù)。《三國演義》有詩贊曰:“長坂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
京劇《甘露寺》中也有“當陽橋前一聲吼,喝斷了橋梁水倒流”的唱詞,表現(xiàn)了張飛的英雄氣概。
現(xiàn)在,離當陽橋不遠的地方,坐落著一個六角亭,亭內有碑,上刻“張翼德橫矛處”六個大字。三國時小小的當陽橋如今已被一座公路大橋代替。橋欄飾有當陽八景,及趙子龍單騎救主、張飛橫槍勒馬等三國故事的石雕。
上一篇:煌煌荊楚吟·贛東之旅·龍虎山·張?zhí)鞄焸鞯狼?/a>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南岳之旅·衡山·文人遺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