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沈陽失陷,軍民驚恐,紛紛逃亡,以至前線200余里煙火斷絕,京師大震,白天也緊閉九門,實行戒嚴。這時,朝廷又想起了熊廷弼,于是又啟用他為經(jīng)略,賜給他尚方寶劍,許諾副總兵以下可先斬后奏。但是,熊廷弼這一次出關并沒有實權,巡撫王化貞和兵部尚書張鶴鳴有私交,奏請無所不從,他擁兵14萬駐于廣寧,可不受廷弼節(jié)制; 而廷弼只有5000人,加上他恃才自傲,朝臣都不喜歡他,要兵要餉皆不許,于是憋了一肚子氣。熊廷弼主張固守,伺機進攻; 王化貞主張速戰(zhàn)收復失地。熊廷弼說: “守備之道不可不預先謀劃,若只圖進取,被敵追襲,恐怕后果不堪設想。” 王化貞認為已降后金的明叛將李永芳可作內(nèi)應,又指望蒙古發(fā)兵支援,他激昂慷慨地說: “我愿以六萬兵進戰(zhàn),一舉蕩平。我并非貪功求賞,只愿從征將士得到厚賞,遼東人民免稅十年,海內(nèi)除去加賦,而我歸老于山林便滿足了。”一番話使朝廷很感動,認為后金指日可亡了。于是經(jīng)撫二人更為不和,每事必爭,形同水火。朝廷起議留一人罷一人,可遲遲未實施。天啟二年正月,八旗兵進河西,王化貞命將迎戰(zhàn),手下驍將孫得功蓄意降金,剛一接戰(zhàn),便率眾先奔,明軍不戰(zhàn)而潰。孫得功等奔回廣寧,想活捉王化貞為見面禮,便大呼金軍已到,城中大亂。王化貞還在伏案處理文書,參將江朝棟撞開府門,化貞氣得大罵,朝棟大叫:“事急矣,請公速走!”化貞驚呆了,朝棟把他挾持上馬,奪門便走。在逃路途中,迎面遇見來救援的熊廷弼,王化貞不禁哭了起來,廷弼微微一笑,說:“以六萬眾一舉蕩平,結果如何呢?”化貞羞愧得說不出話來。事后,王、熊皆下獄,閹黨乘機誣陷東林黨受熊廷弼賄賂,反使熊廷弼被斬,腦袋傳至九邊示眾。
上一篇:《紅丸案光宗暴亡》明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群臣上疏遭報復》明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