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之死
楊修是東漢時的文學家,才思敏捷,曾任曹操的主簿,后為曹操所殺。
楊修之死,死于曹操之手,但促成遭操殺楊修的,當另有人在。對此,歷史上并無記載,因為那些人是躲在歷史舞臺的幕后的。
曹操不是妒賢忌能的人,而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人。否則,當初他不會任楊修為主薄。蔡邕寫的“黃巾少婦,外孫薤臼,”楊修先猜到是說曹娥碑文是“絕妙好辭”,走了三十里路后,曹操才猜到。曹操不但不因此而不悅。反而夸楊修的聰明超過自己三十里。楊修是袁術的外甥,曹操早就知道,如不信任,怎會先用之而后殺之?
楊修之死,是楊修過于聰明,曹操對其過于賞識,招致其他人的妒嫉所致。當然,這與楊修太鋒芒畢露也有關系。那些嫉妒楊修的人,肯定要在曹操面前說楊修的壞話,造楊修的謠言。天長日久,三人市虎,曹操不能不信。加之曹操為人多疑。更容易受饞所動。但楊修仍被蒙在鼓里,對背后發生的一切還一無所知,因此也就沒有為自己申辯,依然我行我素。這樣,曹操起了疑心,越看楊修越不可靠,于是萌動了殺機。這種悲劇,比比皆是,只是楊修之死更典型罷了。
楊修之死,曹操是有責任的。但是,如果沒有別人在背后說壞話,而有別人在背后說好話,楊修是不會死的。
楊修被殺,后人都認為有三個原因:一是曹操忌才;二是袁術之外甥;三是介入曹氏內部權力之爭(楊修等為曹植羽翼,積極為之獻策,并貶抑曹丕,希望曹操立植為太子。但最終還是曹丕坐了太子位。)其中,最后一個原因足以殺身滅族。因此,楊修不被曹操殺害,也會為曹丕所殺,觀曹丕殺丁儀、丁 兄弟便為明證。
這里既有血的教訓,也暴露了楊修恃才的缺憾:誤于識時,輕于惜身。由于此類悲劇很多,所以人們總結經驗,學會了韜光養晦。
上一篇:楊喬不娶公主
下一篇:楊儒鞠躬盡瘁以身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