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華山
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即西岳。古名“惇物山”,又稱“太華山”,位于陜西西安東面120公里處的華陰縣境內。華山狀如蓮花。古字花華相通。因此華山也就是花山。峰巒層疊,山勢雄偉,故有“華山天下雄”的美稱。山頂有東(朝陽),南(落雁),西(蓮花),北(云臺),中(玉女)五峰,鼎峙聳立。其中南峰最高,海拔2154米。各峰逶迤相連,崢嶸雄險,以奇拔峻秀著稱。華山名勝古跡、文物很多,有廟宇幾十座,碑刻數百通,奇景十多處,古洞72個半,處處吸引游人。華山峰崖陡峭,多臨深壑,極難攀登,常以三面懸絕,令人驚險萬分。蒼龍嶺坡陡路窄,寬僅一米,長達1500米,中間突起,兩邊深谷,須挽鐵索攀行,故有“華山自古一條路”之稱。在巉崖古道旁,坐落著各種風格的廟宇建筑,山麓有集靈宮、玉泉院、西岳廟等,其中以歷代皇帝祭祀華山的西岳廟保存的最為完整。珍貴的碑銘和古洞崖壁石刻是華山的鮮明特色。其中東漢桓帝延熹八年(165)郭香察書寫的華山廟碑的殘石,最為有名,是研究華山沿革的重要史料。華山的石洞大部分成于明代萬歷前后,石洞一般鑿在堅硬的花崗巖上,多數外方內圓。南峰背面的朝元洞,長4丈,壁內純白如雪,昔日供奉玉皇等神像三百余尊,是華山最早的石洞之一。華山之美,除了它雄偉的山勢,秀美的景色外,眾多的古代珍奇異物,也給華山點綴上了古老神奇的風彩。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宗教文化·華嚴宗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經濟文化·南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