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經濟文化·南三行
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上海商業儲蓄、浙江興業,浙江實業三家私營銀行的通稱。它們將上海做為大本營,在業務上互相支持、互相聲援、互派董事監事,雖然沒有成立聯營或集團的形式,但實際效果卻遠遠超過于此。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成立于1915年,創辦時資本僅10萬元,在總經理陳光甫領導下,嚴格管理,精明經營,業務發展很快,到1926年資產總額即過4700萬元。此后得到官僚資本銀行的支持,規模愈來愈大,至抗日戰爭前分支機構達80個,職工2775人,存款總額近2億元。浙江興業銀行成立于1907年,開始由浙江鐵路公司倡議設立并為最大的股東。1914年,該公司因收歸國有而出售股份,多為工商業者承購,其中以杭州絲綢商蔣海籌、蔣抑卮父子為最巨。1915年總行由杭州遷往上海,業務得到迅速發展。至1927年,存款額在私營銀行中名列前茅。稍后則逐漸衰退,到1937年退居第五、第六位。銀行董事長長期由葉揆初擔任,徐新六、項叔翔先后擔任總經理。浙江實業銀行成立于1908年,最初由浙江地方政府和商人合資創立,原名為浙江銀行。1923年因商股不滿官股擅權而分開營業,官股稱浙江地方銀行,商股叫浙江實業銀行,在上海設總管理處,主要側重于外匯業務,并兜攬外商存匯款,業務發展很快,總經理李銘多次擔任上海銀行公會主席和全國銀行業聯合公會主席。“南三行”于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接受了社會主義改造。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華山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