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三秦魂·寶雞之旅·東湖·蘇軾與東湖
東湖在鳳翔縣城東南角,為關中著名的湖山園林。東湖古名“飲鳳池”。據傳周文王時,有一對鳳凰在此飲水,故名。秦惠公曾在此居住。東湖分內外兩湖,內湖是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文學家蘇軾任鳳翔判官時,將古飲鳳池重新疏浚而成;外湖為清光緒年間鳳翔知府開鑿,兩湖統稱東湖。
東湖面積為57600平方米,內湖有不系舟、洗硯亭、來雨軒、春風亭、鴛鴦亭、惠景堂、八卦樓等建筑,外湖有山莊、苗圃、蓮塘等。湖周圍有百年以上的垂柳環繞,人們稱為“左公柳”,為清末左宗棠出兵新疆收復被沙俄占領的失地后,班師回朝路經東湖時所栽。湖的北岸有蘇公祠,內有喜雨亭、凌虛臺等古跡。當年蘇軾疏浚古飲鳳池時,挖出的土堆得像座小山,太守陳希亮把它命名為“凌虛臺”,蘇軾作記,寫下《凌虛臺記》。
在清代光緒年間開鑿外湖以前,東湖只有蘇東坡疏浚古飲鳳池而成的內湖。鳳翔民間相傳,蘇軾從山青水秀的四川來到鳳翔,看到這里黃塵滾滾,田地干旱,老百姓生活非常艱苦。他想,自己身為朝廷命官,應為百姓多做些好事。有一天,他在縣城東南發現一潭清水,當地百姓告訴他這個潭叫“飲鳳池”。蘇軾驚喜異常,沿溪水上行,找到了泉眼,當地叫做鳳凰泉。蘇軾立即著手組織人力,鑿開鳳凰泉,引出泉水,又將古飲鳳池擴大挖深,四周筑堤,修成水庫,澆灌周圍農田,為老百姓帶來漁桑之利。
東湖北岸的蘇公祠,即為蘇軾在鳳翔的住所,祠內的喜雨亭為當年蘇軾住所北面一座休息用的亭子。那年春天,相傳岐山天上下了麥子,人們認為這年麥子肯定會大豐收。可是后來一個多月滴雨不下,百姓人心惶惶。到了四月十四日,連下了三天大雨。喜雨普降,人們高興得載歌載舞。正在這時蘇軾的亭子也修好了,蘇軾在亭內設宴歡慶,他對客人們說:“今日之樂,全是天雨賜給我們的,我們能忘記這場喜雨嗎?”于是將自己的亭子命名為“喜雨亭”,并寫下了《喜雨亭記》。喜雨亭得名的傳說表現了文學家蘇軾與人民的深厚情誼。
上一篇:朗朗齊魯月·膠東之旅·煙臺·芝罘橫臥煙海翠
下一篇:茫茫高原雪·山南之旅·澤當古巖洞·菩薩授天意獼猴變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