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縱容安祿山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初,尚能勵精圖治,安定固邊,使社會出現了所謂開元盛世。但他晚年以后,耽于楊貴妃的聲色,囿于奸相李林甫、楊國忠及宦官高力士的包圍,不理朝政,安于享樂。尤其是他對安祿山的信任,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安祿山本為唐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南)胡人,因其驍勇善戰,被唐幽州節度使張守圭收為養子。后任平盧兵馬使、營州都督等職以后,得以入朝。他外表敦厚樸實,實則心機敏銳,一次,唐玄宗指著他胖胖的肚子說:你這么大個肚子,里面裝的什么呀?安祿山應聲答道;這里面沒別的東西,只有一顆對您的赤膽忠心!唐玄宗聽了越發喜歡,信任他。安祿山認楊貴妃為母,千方百計討唐玄宗的歡心。唐玄宗因此不斷破格提拔他,竟讓其兼任平盧(治所在今遼寧朝陽,轄境相當于今河北灤河下游以東、遼寧大凌河以西地區)、范陽(治所在今北京西南,轄境相當于今北京附近地區)、河東(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西南晉源鎮,轄境相當今山西境內長城以南、中陽、左權等以北地區)三鎮節度使,領兵15萬,基本上控制了唐朝東北部邊境。安祿山見玄宗耽戀女色,朝政腐敗,久有輕視叛亂之心,遂在討取玄宗信任的同時,在京城廣置耳目,時刻注意朝廷動向,同時加緊收攬部下,作好軍事準備。
楊國忠等知安祿山遲早要反叛,玄宗就是不信,將安祿山欲反的言論壓鎮住,后來索性將言安祿山反叛者送給安祿山處置,更有甚者,安祿山叛兵已起,地方官吏飛馬來報,唐玄宗仍自欺欺人,以為是與安祿山不和者誣言相告,因此,在軍事上也未做出相應的部署。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安祿山以清剿外戚楊國忠為名,發兵15萬南下,此即“安史之亂”的前情,唐朝國勢開始了由盛而衰的轉折。
“安史之亂”在很大程度上是唐玄宗用人失察,養虎遺患的結果。安祿山軍事實力的增強主要靠唐玄宗將十大方鎮中的三鎮強兵悍將交給安祿山指揮,使他既有謀反的基地,又有謀反的軍事實力,終成尾大不掉之勢。唐玄宗也在“安史之亂”中暗淡地結束了他的帝王生涯,交出了皇位。
上一篇:唐玄宗養虎遺患
下一篇:唐玄宗重色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