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史傳典籍的輝煌·《黃金史綱》
《黃金史綱》是17世紀在蒙古地區用蒙文刊行的重要的歷史著作。蒙文為《哈敦·溫都蘇努·郝日揚桂·阿拉坦·托卜赤》,簡稱《〈阿拉坦〉托卜赤》,漢譯為《諸汗根源黃金史綱》,簡稱《黃金史綱》,作者不詳,據元史專家賈敬顏先生推測,成書約在1604—1627年間。學術界還有多種說法,但是相距年代不遠,公認為在17世紀。
《黃金史綱》原為抄本流傳。1782年俄國耶里格曾獲得一部《黃金史綱》摘要抄本,現藏于列寧格勒東方研究所圖書館。1858年貢布耶夫版《黃金史綱》問世。1919年喀喇沁旗協理西里沙格拉家藏本,旗人巴顏畢力格圖將其研究公布于世,書名為《圣主成吉思汗史》,此為喀喇沁版本。1925年有北京版《黃金史綱》,1940年有張家口版的《黃金史綱》,1955年《黃金史綱》拉丁文轉寫本問世。1980年出版了當代蒙古學者留金鎖對張家口版的《黃金史綱》的注釋本,1985年出版了朱風、賈敬顏的漢譯本,此外還有英文、德文、斯拉夫文等多種譯本。
《黃金史綱》的內容極其豐富。首先將蒙古族族源,同印度、土蕃聯結起來,即蒙古源出印藏之說。學術界認為,這種觀點是極不可靠的,沒有依據的。這種觀點的形成與佛教傳入西藏,藏傳佛教又傳入蒙古地域有關。謂蒙古源出印藏之說在于宏揚佛教的影響,也在于表明蒙古貴族的神圣地位。
《黃金史綱》的另一重要內容在于系統地梳理了從蒙古族始祖孛兒帖赤那到元惠宗妥歡帖木爾的歷史。這部分內容包括:從孛兒帖赤那至孛端察兒的世系;從孛端察兒至成吉思汗的歷史,成吉思汗一生的業績;自窩闊臺自妥歡帖木爾的世系。與《蒙古秘史》相比較,《黃金史綱》是用佛教的觀點來看待11世紀至13世紀崛起于大漠的蒙古族發生的重大變革及其在世界歷史舞臺上所起的重大作用的。例如談到成吉思汗是受天命而降生的;當佛入涅槃三千五百余年之后,(世上)出生了十二個暴君,為收服強暴,佛授記而誕生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揚如轉輪王,佛主還授成吉思汗以甘露酒,成吉思汗分給他的四個弟弟,讓他們一起品嘗,但是四個弟弟卻不能咽下圣酒,而唯獨成吉思汗可以享用,這都說明成吉思汗秉承佛主的旨意,居于神圣崇高的地位。與《蒙古秘史》不同的是,作者在敘述這段歷史時,還運用了大量的民間故事傳說,例如當哈撒兒、別里古臺居功驕矜時,成吉思汗變成一個賣弓箭的老人教育和告誡他們;成吉思汗行圍于杭愛汗山時,有關于不殺蒼狼、花鹿的旨言,成吉思汗往征西夏時,談到失都忽而汗的黃毛狗能預知征兆的故事,這里的傳說故事都充滿神秘離奇的色彩。
《黃金史綱》還記載了從北元汗廷的建立到林丹汗即位的蒙古史。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大一統的元朝滅亡,元順帝妥歡帖木兒率殘部出走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境內)史稱“北元”。此時,蒙古勢力一直割據一方,自成體系,形成與明廷對立的局面,北元政權前后持續二百六十多年。《黃金史綱》再現了14世紀末到16世紀末這二百年的歷史。從元惠宗妥懽貼睦爾到卓里克圖汗的世系;額勒伯克汗失國于衛拉特人;阿岱汗與衛拉特人的戰爭;托歡太師的作為;阿噶巴爾濟農的叛變與哈爾固楚臺吉的活動;也先太師的事跡;摩里海王與摩倫汗的仇殺;滿都古勒汗與博勒呼濟農的故事;達延汗統一蒙古諸部;博迪阿拉克汗至林丹汗的汗系及其活動;阿勒坦汗倡導的佛教在蒙古地域的傳播等。這部分史料翔實,資料確鑿,為明代蒙古史的真實記錄。
《黃金史綱》以大量的篇幅生動而具體地描述了蒙古各部,主要是韃靼和瓦剌二部之間的斗爭。東蒙古的韃靼部,由于屢次遭到明軍的侵伐而疲弊,一向蟄伏的西蒙古的瓦剌部于是崛起,明宣德末年,瓦剌的大酋順寧王脫歡把他多年的勁敵韃靼和寧王阿魯臺擊斃,想自立為汗,但是作者站在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立場上,堅決地維系了成吉思汗家族的正統地位。例如岱宗可汗的弟弟阿噶巴爾沁濟農要叛離自己的哥哥,合爾固楚克臺吉這樣勸阻他:“語云:偏袒妻黨者低下,維護同胞者高尚;向著外人的倒運,慈愛宗親的發跡;作天子的會變得卑賤,作首腦的身軀會變成尾巴:太可怕了。”結果等到大汗一死,阿噶巴爾沁濟農也被衛拉特人殺害,遭到可悲的下場。《黃金史綱》生動而具體地描述了蒙古諸汗、濟農、臺吉之間無休止的內部爭奪。
《黃金史綱》還記敘了達延汗統一蒙古諸部的業績。達延汗是成吉思汗的第十五代世孫,在蒙古族的歷史上,他被看做僅次于太祖成吉思汗、世祖忽必烈的偉大人物。《黃金史綱》記敘了他征服鄂爾多、土默特、永謝布石翼三萬戶、統一蒙古諸部,又分設六萬戶的歷史功績,頌贊了他的勇敢、魄力及非凡的軍事才能。他在統率察哈爾、土默特兩部時,為了加兵伯格哷遜會盟而派人去做偵探。在收復永謝布右翼三萬戶時,他用六十一條牤牛布下的牛角陣攻破了對方的弓形推車陣,大獲全勝。《黃金史綱》比較詳細地記載了扶持達延汗統一蒙古的滿都海徹辰夫人的業績。這位超凡的蒙古族婦女為維護黃金家族的利益,多次親臨征戰,并嫁給了年僅七歲的巴圖孟克,保持了黃金家族的統治地位,巴圖孟克就是在明代蒙古稱雄的達延汗。與前所述的觀點一樣,這段極寶貴的史料在披露了歷史的真實的同時,同樣運用了大量的歷史傳說。例如有關達延汗幼時,唐古特人特穆爾哈達克夫人用九峰初產駝羔的母駝之乳,盛在三只銀碗里,磨穿了三只銀碗,治愈了其痞積的傳說;伯格哷遜太師以黑牛角尖卜卦的傳說;巴爾斯博羅特濟農的姐姐多古蘭公主營救其弟的傳說等,歷史的傳說與歷史的真實交織在一起,傳說成為歷史的回聲。
《黃金史綱》的語言生動活潑,運用了大量的蒙古族人民喜聞樂見的比喻、諺語、俚語。例如在寫成吉思汗教誨他的軍隊時:
平素動作時,應該像牛犢般地行走;
奮起搏斗時,應該像兔鶻般地莽撞;
敵我交戰時,應該像鷹隼般地飛騰;
駐營動作時,應該像牛犢般地行走;
訓練挺進時,應該像鷹隼般地馳騁;
歡笑親昵時,應該像牛犢般地駑鈍;
對敵搏斗時,應該像鷹隼般地沖擊。
你們要似饑餓之虎,爭食之,
你們須白晝如雄狼,
你們須黑夜似鳥鴉。
文中的散文與韻文互相配合,和諧統一,天衣無縫,堪為蒙古族語言的藝術寶庫。
上一篇:齊魯文化·文學與書畫·《金瓶梅》《聊齋志異》《桃花扇》
下一篇:臺灣文化·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