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太初歷
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實施的歷法。太初歷原著已失傳,西漢末年劉歆基本上采用太初歷的數據,改名為三統歷,收載在《漢書·律歷志》里。規定一回歸年等于365 385/1539日,一朔望月等于29 43/81日。將一日分為81分,故又稱“八十一分律歷”。首次提出了以沒有中氣(雨水、春分、谷雨等十二節氣)的月份為閏月,把二十四節氣訂入歷法,這方法在農歷中一直沿用到現在。明確提出了135個朔望月中有23個食季的食周概念。關于五星會合周期的精度也較前提高。太初歷由落下閎、鄧平等人創制,它已具備了氣朔、閏法、五星、交食周期等內容,是中國保留下來的第一部完整的歷法,具備了后世歷法的規模。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太乙神針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太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