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
即宋武帝,南朝宋的建立者。著名政治家、謀略家。420—422年在位。字德輿,小字寄奴。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少時家貧,以耕地、捕魚為業,兼從事販履。自幼雖飽嘗清貧,一踏入人生之路便進入北府軍,在鎮壓農民起義中壯大了自己的勢力。隆安三年(399),孫恩起義攻破上虞殺死縣令。晉朝派劉牢等出兵鎮壓,劉裕率兵進擊孫恩,他膽大善戰,治軍整肅,法令嚴明,敗義軍孫恩。元興三年(404),劉裕趁桓玄篡晉之機,起兵擊敗桓玄,進入朝廷。后統率北府兵,坐鎮京口。義熙四年(408),任揚州刺史,錄尚書事,掌握大權。此時,劉裕已把眼睛瞄在皇位,他對勁敵劉毅事事順從,縱其驕橫,尋機公布劉毅罪狀,起兵滅之。后敗司馬休之,晉帝加封其為相國,十郡為宋公,備九錫之禮。劉裕做作辭而不受。義熙十四年(417),因伐秦有功,晉帝再進劉裕爵位為王,增材十郡,劉裕再次不受。到這年九月,才接受相國宋公和九錫之命。劉裕急稱帝,他派中書侍郎王 之把晉安帝縊死在東堂以解“二帝”之說,另做稱“回京師養老”逼恭帝讓位。元熙二年(420)稱帝,國號宋,建元永初。他總結東晉未軍農民起義教訓,推行減輕租稅調役,決定政府需物用錢購買,不得征收,不收舊日欠交的租債,減降市稅。他規定不論本地外地人,統一在現所在郡縣編著戶口,納稅服務。他還廢除苛繁法令,稱帝后大赦,寬改簡刑。他破格用人才,堅持唯才是舉,重用小吏出身劉穆之為主要輔臣。禁止奢靡作風,以身做則,清簡寡欲,對珠玉車馬、絲竹女寵很有節制,稱帝入宮,住處是用土屏風、布燈籠、麻蠅指。保有少時用過的農具以教后代。劉裕當時除弊政,扭世風,對后人影響很深,致使他兒子文帝時期出觀兵本不用,民無外勞,糧食遍野,夜不閉戶,處處歌舞的盛世。
上一篇:劉秀
下一篇:劉銘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