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指揮猶豫,大普羅克普戰死
15世紀捷克胡斯派戰爭后期,組織十字軍騎士征討捷克的德皇采用新的手法,挑動胡斯黨人內部塔博爾派和圣杯派之間的關系,與圣杯派胡斯黨人結成同盟,挑起胡斯派內部的戰爭。塔博爾派是代表農民、手工業者和其他下層人民,屬于急進派,主張廢除封建制度,建立沒有特權等極的自由教會公社和共和國。圣杯派是代表中小封建主和城市中等階層,因為他們主張一般教徒與教士一樣,在領“圣餐”時用“圣杯”領酒,被稱為“圣杯派”。在打退德皇率領的第三次十字軍遠征后,圣杯派的部分要求得到滿足。1433年冬,在德國召開的一次宗教會議決定,同意圣杯派在戰爭中奪得的教會財產不必退還,一般教徒也可以用“圣杯”領受“圣餐”。于是,圣杯派倒向德皇一邊,并向塔博爾派的軍隊發起進攻。這時,指揮塔博爾派軍隊的是大普羅科普。由于圣杯派十分熟悉塔博爾派的戰略戰術,使塔博爾派軍隊在戰斗中失去軍事主動,加上大普羅科普在關鍵時刻,指揮猶豫,導致塔博爾派失敗,大普羅科普戰死。
關鍵的一仗——利帕尼戰役發生在1434年5月30日。雙方軍隊遭遇后,大普羅科普將塔博爾派軍隊駐扎在一個高地上,大車防御工事布置在高崗上。而圣杯派的軍隊則在洼地上,這樣,塔博爾派的炮兵就掌握了優勢。但是,從雙方兵力對比看,塔博爾派就處于劣勢。圣杯派擁有25000名步兵,幾千名騎兵和660輛大車,塔博爾派只有10000名步兵,800名騎兵和360輛大車。雙方布陣后,僵持三天,都沒有首先采取軍事行動。因為塔博爾派雖然地勢有利,但兵力不足,企望等待對方先發起攻勢,以便于居高臨下,有效地打擊對方;圣杯派雖兵力較強,但地勢不利于向上攻擊。最后,圣杯派于1434年5月30日凌晨首先發動攻勢。
圣杯派非常熟悉塔博爾派的大車防御戰術的威力。為避免大車戰術帶來的危害,圣杯派的計劃是把對方野營的守衛者從大車防柵后面引誘出來,以數量來壓倒對方。圣杯派編成11個大車縱隊,佯裝向塔博爾派軍隊的野營發動沖鋒,接近射程后,就用大炮轟擊對方的大車防御工事。塔博爾派遭到一些損失后,立即用大炮還擊。當彌漫的硝煙消散后,他們發現圣杯派軍隊已經逃奔。在這關鍵時刻,塔博爾派指揮大普羅科普沒有判斷出這是敵人的一種戰術,把敵人的偽裝撤退看作失敗后的潰逃。于是命令部隊追擊。向前猛沖的塔博爾派軍隊削弱和破壞了大車防御工事的防守。這時,圣杯派的大批騎兵突然出現在塔博爾派軍隊的側翼,同時,向幾乎毫無防御力量的大車工事進行襲擊。這時,如果大普羅科普能夠組織力量抵住敵人的騎兵,采取各種措施保住大車工事,還可能挽回敗局。可他卻沒有這樣做。繼圣杯派的騎兵之后,又有大批圣杯派步兵沖進了塔博爾派的大車工事。于是雙方在大車工事內部進行了激烈的博斗。博斗中,大普羅科普犧牲,塔博爾派軍隊失去了統一指揮,抵擋不住敵軍優勢兵力的沖殺,防守越來越弱。到晚上,陣地完全被圣杯派軍隊占領。戰斗給塔博爾派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參戰的18000名塔博爾派戰士,戰死13000名,其余被俘者也全部受到屠殺。
上一篇:公債風波
下一篇:兵力分散·慘敗薩爾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