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文化·燦爛的中州文化與歷史名人·中州藝術
(1) 中州戲劇。古代中州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光輝燦爛。裴李崗文化中已出土有七孔的骨笛,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有了音樂生活。二里頭文化中發現了石磬,殷墟文化中發現了編鐘。《詩經》中半數以上的樂歌產生于中原。春秋時期,中原地區的樂舞被稱為“鄭衛之聲”、“宛丘之舞”。歌舞是戲劇的雛形和先導。歌舞之鄉中州的戲劇也迅速發展起來。河南的劇種有幾十種,其中有豫劇、曲劇、越調等。
豫劇是僅次于京劇的全國第二大劇種。豫劇又有河南梆子、高調之稱。豫劇樂調寬廣高昂,柔和細膩,它既可以表現帝王將相、忠臣良將的慷慨激越、鏗鏘有力的旋律,也可以表現才子佳人、愁男怨女的清新柔和、哀怨纏綿的音調。由于豫劇的唱腔寬廣、優美,善于表現各種形式的劇目,故深得廣大觀眾的喜愛,豫劇的影響迅速擴大。河南、天津、山東、安徽、湖北、陜西、山西、甘肅、青海、四川、江蘇、新疆、西藏、貴州、吉林、黑龍江、臺灣等,全國十六個省、市、自治區都有或曾有過豫劇團。全國豫劇團約有二百三十個左右。
豫劇傳統劇目有一千多個,大部分是歷史題材的戲或者是婚姻、愛情、道德方面的戲。豫劇可以分為祥符調、豫西調、豫東調、沙河調、高調幾派。祥符調以開封為中心,豫西調以洛陽為中心,沙河調以周口、許昌為中心,豫東調以商丘為中心,豫北一帶又稱高調。豫東調、沙河調、高調、祥符調比較接近,關系密切,一般又通稱為豫東調。建國前后的豫劇名角有陳素真、崔蘭田、常香玉、馬金鳳、閆立品、宋桂玲、關靈鳳、高興旺等,在戲劇界有較大影響。
曲劇,是河南的第二大劇種。它是由河南的說唱藝術發展起來的。最初稱為高蹺曲,因是踩高蹺時邊說邊唱而得名,后來臨汝的高蹺班首先改搭高臺演出,故又稱為“高臺曲”。逐漸地,高蹺班都轉而登上“高臺”演出。曲劇傳統劇目有二百多個,多以家庭、兒女戀情為題材。其唱腔宛轉纏綿,樸實自然,宜于表達感情,特別適合演一些以悲歡離合為主題的劇目。曲劇著名演員有張新芳、李玉林等。
越調,也稱“月調”和“四股弦”。主要流行于河南的西南部、東部和北部。越調與豫劇、曲劇并稱為河南省三大劇種。有人認為,鄧縣、南陽是越調劇種的發祥地。越調傳統劇目五百多個,如《收姜維》《諸葛吊孝》《李天保吊孝》等皆為名劇。越調著名的演員有申鳳梅等。
另外,河南還有一些外地傳入的劇種,如京劇、越劇、漢劇、二黃、話劇等,以及豫劇在地方上的變種,如懷梆是豫劇在懷慶府(今河南沁陽縣)的變種;懷調是流行于彰德府(今安陽)、衛輝(今汲縣)等地的曲調;宛梆是豫劇在南陽地區的變種等。河南還有大弦戲、道情、二夾弦、墜子戲、四股弦、花鼓戲等。河南劇種豐富,形式多樣,受到全國廣大觀眾的歡迎,在戲劇發展史上占據重要地位。
(2)中州繪畫。河南省澠池縣的仰韶文化,其陶器上多彩繪紋飾,如魚紋、人面紋、葉紋等,故仰韶文化又稱“彩陶文化”。可見中原地區的人們很早就用彩繪圖畫來美化自己的生活了。
河南省南陽市出土了大量的兩漢時期畫像石,畫有各種圖像,如常娥奔月圖,帝王生活圖、娛樂圖、天象圖等,顯示出繪畫水平的提高。
畫圣吳道子 唐代杰出的畫家吳道子,又名道玄,河南陽瞿(今河南省禹縣)人。吳道子生活在唐玄宗時代,少孤貧,先習書法,后改繪畫。他不滿二十歲時,在畫壇上已經聲名蜚然。唐玄宗聽說此事后,召他為內教博士在宮廷作畫。他一度離開長安,到隴西研習繪畫,把西域畫風與中原畫風結合起來,在繪人物、山水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吳道子以繪佛教人物為主,多在寺院中畫壁。他平生畫壁三百余堵,人物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天衣飛揚,滿壁飛動。”他的畫氣勢宏大,落筆磅礴,立意新穎,“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的山水畫,豪放、雄渾、有主體之感。他一日畫成嘉陵江三百里風景,展現出長江雄偉的氣勢和風貌。因此,吳道子當時就被尊為“畫圣”。
吳道子是天才的畫家,他技巧高超,想象豐富,在我國繪畫史上占據重要的地位。可惜當時他在許多寺院中所作的畫已無真跡流傳。但從敦煌172窟盛唐凈土變、103窟盛唐維摩變中,還可看到他那不同凡響的畫風。吳道子有很多學生,五代北宋的許多名畫家,如王瓘、孫夢卿、高益、高文進皆是吳道子的傳派。
北宋畫院 北宋時期,宮廷中設立“翰林國畫院”,集聚國內有名畫家作畫。宋徽宗時,“畫學”正式成為科舉考試內容之一,分佛道、山水、人物、鳥獸花竹、屋木六科,摘古人詩句作為考題。這便使繪畫特別是山水的創作,不斷向著深度和廣度發展,優秀作品層出不窮。在這種推崇并鼓勵繪畫的背景下,一大批中原畫家脫穎而出。如河南省孟縣的郭熙,他的山水畫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高堂素壁,放手作長松巨大,回溪斷崖,巖岫絕,峰巒秀起,云煙變滅晻靄之間,千態萬狀。”宋神宗特別喜歡郭熙的畫,殿上懸掛的畫卷皆為郭熙所作。郭熙口授其子郭思記錄整理的《林泉高致集》,是我國山水畫創作理論和美術史上的重要文獻,書中總結的山水畫創作規律和方法,對后代山水畫的創作有重要意義。
另外,郭忠恕,字恕先,今河南省洛陽市人;李唐,字晞古,今河南省孟縣人。梁師閔,字循德,今河南省開封市人,都是宋代畫壇知名的畫家。宋代是中國繪畫史上最輝煌的時期,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也是這一時期完成的。北宋的京師開封是全國繪畫的中心,也成就了中原的大批畫家,在我國美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參見楊仁愷《中國書畫》)
上一篇:中州文化·燦爛的中州文化與歷史名人·中州科技
下一篇:齊魯文化·泱泱古齊·義利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