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墨子,名翟,出生地及生卒年皆不詳,一說魯國人,一說宋國人。《墨子》一書是其弟子對其思想言論的記述。墨子學說正如《淮南子·要略》中所說:“墨子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以為其禮煩擾而不說,厚葬靡財而貧民,久服傷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由此可知,墨子學派是在儒家學派影響下產生的。但墨子學派代表的是當時小手工業者和下層百姓的利益。他在《公孟篇》中說:
儒之道足以喪天下者四政焉:儒以天為不明,以鬼為不神,天鬼不說,此足以喪天下;又厚葬久喪,重為棺槨,多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然后起,杖然后行,耳無聞,目無見,此足以喪天下;又弦歌鼓舞,習為聲樂,此足以喪天下;又以命為有,貧富、壽夭、治亂、安危,有極矣,不可損益也,為上者行之,必不聽治矣,為下者行之,必不從事矣,此足以喪天下。
墨子主張兼愛,以非攻、天志、明鬼、非命、尚同、尚顯、非樂、節用、節葬為主,即倡導無等級遠近的愛,反對戰爭,反對厚葬,主張節儉,主張尊重賢人,反對音樂娛樂等活動。與其他學派最大的區別還在于:墨子學派注重實踐與身體力行,墨子就曾歷游齊、衛、宋、楚諸國實踐其學說,如魯人公輸般準備為楚攻宋,墨子行走十晝夜助宋抵御之,類似的弭亂止戰事例不可勝數。
上一篇:卜筮的方法
下一篇: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