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給自己希望
那是一年秋天,郭沫若到普陀山游覽,在梵音洞里偶爾拾到一本筆記,打開來一看,扉頁上寫有一聯:“年年失望年年望,處處難尋處處尋”。橫批:“春在哪里?”翻看下去,里面寫著一首絕命詩,還署著當天的日子。
郭沫若看罷叫急,立即讓隨行的同志去尋找失主。眾人四下里找尋,終于及時找到了那位欲絕命之人,原來是一位神色憂郁、行動失常的姑娘。
經過了解,這位姑娘因為考大學三次落榜,愛情又遭受到了挫折,于是決心“魂歸普陀”。郭老關心地對她說:“下聯和橫批太消沉了,這不好、我替你改一改,你看如何?”姑娘低頭不語。
郭老吟道:“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難成事事成。”橫批:“春在心中”。
這一改,使姑娘感動不已。好一個“春在心中”的教誨,把這位姑娘對人生的態度從頹唐轉化為進取。
在人生茫茫的征途上,我們似乎總想尋覓一份永恒的快樂與幸福,總期盼自己付出的所有努力、真心和真情能夠得到別人的理解,能夠得到應有的回報,能夠找到自己珍愛的生活。
然而,生活并不總是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一帆風順,而是常常會伴隨狂風暴雨、急流險灘。
當我們的種種努力被無情地擊得粉碎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面對種種的不幸和打擊而陷入極度的失望與痛苦之中。這時,失望就像一只罪惡的黑手,撕扯著我們,企圖把我們拉向無底的深淵。
在這“萬劫不復”的時候,就需要希望來引路。因此,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就成了我們心中的溫暖而燦爛的太陽。
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就是給自己一個目標,給自己一點信心。希望是什么?是引爆生命潛能的導火索,是激發生命激情的催化劑。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我們難以預料的。我們不能控制機遇,卻可以掌握自己;我們無法預知未來,卻可以把握現在;我們無法計量自己生命的長度,我們卻可以安排當下的行程;我們左右不了變化無常的天氣,卻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情,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我們將活得生機勃勃,激昂澎湃。生命是有限的,但希望是無限的。每天活在希望中,我們的人生定將五彩斑斕、韻味無窮。
上一篇:李世民寬宏大度
下一篇:沒有路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