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哲倫——率船隊完成全球航行
——率船隊完成全球航行
斐迪南·麥哲倫(1480—1521),葡萄牙人,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險。1519年—1521年率領船隊航行,麥哲倫在航行途中在菲律賓的部族沖突中被當地居民砍死。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后繼續向西航行,回到歐洲,完成了首次環球航行。
斐文南·麥哲倫1480出生于葡萄牙北部俄伯爾多一個貧窮的騎士家庭,大約10歲左右他被父親送進王宮服役。1492年正當哥倫布遠航美洲發現新大陸之年,麥哲倫被選為王后侍童,隨國王、王后周游全國各地。
麥哲倫出生、成長的時代正是人類歷史大變革時期正是探險家、航海家輩出的時代。1486年葡萄牙迪亞士已到達非洲南端好望角,1492年哥倫布發現了美洲。
于是,探險隊一個接一個應運而生,數百艘航船接二連三地駛出西班牙的加的斯、帕洛斯和葡萄牙的里斯本。無名土地的發現超過了人類有史以來幾十萬年期間發現的地域,地理學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世界地圖隨新資料接踵而至則日新月異。參加遠洋探險,對年輕的麥哲倫有極大的吸引力。
約1496年,麥哲倫被編入國家航海事務廳。這個機關正在為達·伽馬的遠航探險進行秘密準備工作。麥哲倫來到這里開始學習積累航海方面各項知識和經驗,并熟悉新大陸、非洲、亞洲的航海圖與豐富的航海資料,麥哲倫為加入探險活動而躍躍欲試。
1505年3月25日,一支野心勃勃的武裝艦隊,肩負著為使葡萄牙變成為世界最大帝國,徹底征服東方的狂妄使命而駛離里斯本港口。艦隊擁有20艘大小帆船,2000多成員。麥哲倫在其中僅為一名普通水手,這是他畢生探險事業的開端。
麥哲倫作為普通水手,什么活都干,在暴風雨中收帆、排水,在烈日下修工事、搬貨物,參加海戰、陸戰、攻城、修商站等。他接觸各種人物,了解所經過的地域、海洋和有關的天文知識。1506年在印度的科那諾爾戰役中,麥哲倫受傷,不久被轉移到非洲,約1507年回到里斯本。那遙遠的異鄉風情、探險生涯令他渴望下一次遠航。
1509年麥哲倫再次加入一支企圖奪取馬六甲的艦隊,在馬六甲遭到蘇丹的突然襲擊,因一位船長機警,麥哲倫的英勇果敢,艦隊未全軍覆沒,僅喪失全部小艇與1/3船員。
1510年麥哲倫參加圍攻印度果阿的戰爭,已升為船長。1511年麥哲倫參加第二次對馬六甲的遠征,經過6周激戰,葡萄牙占領馬六甲,進而控制整個東方貿易。
1512年麥哲倫回到里斯本,已是一位很有經驗的海員。1513年他作為一名下級軍官隨軍攻打摩洛哥要塞阿澤莫爾的陸戰,因受傷成終身跛腳。1514年回國后的麥哲倫兩次上奏國王要求晉級和增加年金,均遭到國王冷漠地拒絕了。國王冷冷地對麥哲倫說:“葡萄牙宮廷根本不需要你效力。”如果他離開宮廷和葡萄牙,誰也不會介意。
在麥哲倫像叫花子一樣被趕出宮廷后不久,結識一位宇宙學者法利羅,這人是個地道的理論家,他未上過艦船,也不會升帆,但他制作的海圖、星盤和許多航海工具堪稱一流,對麥哲倫幫助不小。這期間,麥哲倫根據已故葡萄牙皇家制圖家貝格依姆繪制地圖,深信美洲南部有一條海峽聯系大西洋與南海(即太平洋)。
麥哲倫與法利羅正制定從西部航行至東方“香料群島”(馬魯古群島)的航海計劃。1517年10月20日,麥哲倫破釜沉舟離開了葡萄牙抵達西班牙的塞爾維亞,拜訪要塞司令巴爾波查(也是葡萄牙人),受到巴爾波查全家熱情接待(次年巴爾波查女兒俾脫利茲成為麥哲倫的妻子)。由于有這樣的靠山,麥哲倫又與印度院主管阿朗大私下達成協議,法利羅也來到塞維利亞。
1518年3月22日,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與麥哲倫、法利羅簽署協定:兩人享有未勘察過海洋開拓土地專有特權;可得到他們新發現土地全部收入的1/20;如發現六座以上島嶼,他們有權占有其中兩座;他們兩人及其子輩和繼承人享有這些土地和島嶼總督的封號。國王答應裝備5艘議定噸位的船只,兩年內保證充分供應船上所需的全體船員、糧食和火炮。
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及排除葡萄牙的外交干擾,在1519年9月20日麥哲倫率領5艘裝備充足的帆船、265名成員,告別了妻兒從圣路卡爾港揚帆出海。
10月3日船隊離開加那利群島特內里費。艦隊12月13日抵達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巴西的富饒和美麗的風光以及土著居民的和平使船員戀戀不舍。艦隊于12月26日離開里約熱內盧繼續向南航行,至1月10日抵達拉普拉塔河口,這就是貝格依姆地圖上海峽所在地,結果顯然是個錯誤,花了整整兩周時間僅發現它是一條大河。船隊繼續向南航行,麥哲倫沿途調查每一個海灣,2月24日,船隊抵馬提阿斯灣,麥哲倫的一線希望又撲滅了。
3月31日船隊抵達圣胡利安灣,麥哲倫決定停泊過冬。這里滿目荒涼、寒風刺骨、海峽渺無蹤影,麥哲倫還下令縮減口糧,于是陰謀在船員們滿腹牢騷中形成。當時“圣安東尼奧”號船長是麥哲倫表弟麥斯基塔。西班牙船長凱薩達和卡爾塔海納在4月1日深夜帶30名武裝人員悄悄登上“圣安東尼奧”號,抓住麥斯基塔,以鐵鏈鎖住全部葡萄牙人。這樣西班牙船長控制3艘船。面對嚴峻形勢的麥哲倫采取周密計劃果敢行動先奪取“維多利亞”號,然后迅速粉碎了叛亂,并審判處決凱薩達船長,而把卡爾塔海納與一名煽動不滿情緒的神甫留在荒無人煙的圣胡利安灣海岸(留下一些食物)讓他們自生自滅。
8月24日船隊啟航南行(“圣地亞哥”號在5月間探航時沉沒了)。1520年10月2日,麥哲倫的艦隊終于發現了他要找的海峽(后來被稱為麥哲倫海峽),11月8日“圣安東尼奧”號船叛逃回國,11月28日船隊通過海峽進入南海,因海面風平浪靜,故船員叫它太平洋。面對這個陌生的、一望無際的大海,一向沉默剛強的麥哲倫也不禁熱淚奪眶。
船隊進入太平洋后,整整3個月在烈日當空、茫茫無垠的大洋中航行,糧食一天天減少而且發霉,淡水發臭,船員們得壞血病至少死去19人。終于在1521年3月6日船隊抵達關島,3月17日在菲律賓群島薩馬島靠岸。
3月28日麥哲倫在馬索華島拋錨,島上土王卡蘭布與他友好交往。在卡蘭布建議下,船隊于4月7日駛抵宿務島,與島上土王胡馬波納訂盟,麥哲倫一邊與島上居民貿易,一邊讓胡馬波納家族及其他島上土王受洗加入基督教。
但馬坦島土王西拉布拉布早已對宿務島統治者不服,麥哲倫為顯示自己的威力,竟親自帶了60名水手企圖鎮壓西拉布拉布,他又狂妄自大不要宿務島土王的支援。
1521年4月27日夜,麥哲倫僅帶60名全副武裝的西班牙士兵對1500名島民以長矛、梭鏢、石頭、泥塊等為武器的戰爭,結果麥哲倫被一支毒箭射中大腿,梭鏢、石頭紛紛向他投來,船上大炮無濟于事,小船又不能靠近。島民蜂擁而上把麥哲倫殺死在地上。麥哲倫死后,西班牙人與當地酋長及居民關系緊張起來,又被殺死許多人。人數只剩下150人,于是“康塞普遜”號被毀掉。
兩條船駛抵馬魯寸群島。“特里尼達”號不能繼續航行,最后由埃里卡諾率“維多利亞”號于1522年2月13日離開帝汶島回國。經5個多月抵佛得角群島,發現“葡萄牙號”想強占“維多利亞”號,埃里卡諾只好立刻起錨開船,船上只有18人,終于在1522年9月6日船駛回圣路卡爾港,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偉大的環球航行。
麥哲倫將航海事業推向高峰,環球航行的完成證明了地圓說,第一次橫越太平洋為以后地理學、海洋學發展有重要貢獻。大大促進世界文化的交流,促進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作為航海家他的貢獻是劃時代的,但作為殖民主義者他使菲律賓較長時期受西班牙奴役,他本人也為此目的葬送性命。
上一篇:韋達——代數學之父
下一篇:一代詩豪劉禹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