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關于處理世事的一條原則。其意是說,治理人世、事奉上天,最重要的莫過于節儉。
在老子看來,民足國富的根本在于節儉。粟米是一粒一粒種出來的,從耕種到收割,少說也得半年時光;綢布是一線一線織出來的,從種桑養蠶到穿梭上機,少說也經數十道工序?!罢l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說出了衣食來之不易的道理。然而張嘴飯入口,伸手衣披身,消費起來卻快得很。中國古代民間有句俗話,說:“家有萬貫,不敢吃凈米飯;國有金山,不敢披金衣冠?!币馑际钦f,雖然富足,吃飯時也要搭配谷糠、菜蔬;雖然豪富,穿衣時也要搭配麻紗、粗布。因為生產的物品是有限的,消費的要求是無底的,如果不根據生產狀況而追求超生產水平的消費,必然坐吃山空,如此則會家敗而國衰。根據這個道理,老子將節儉列為人生處世的“三寶”之一,說:“我有三件寶物,一直在精心保護。其一是慈悲,其二是節儉,其三是不敢將自己置于眾人之先?!崩献诱J為,只有節儉,才能為生存積累財富,才能為生存開辟寬廣道路,才能使國家和百姓得以長久。
上一篇:氣化
下一篇: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