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歇爾
美國前國務卿、國防部長、陸軍上將、軍事謀略家。1901年畢業于賓夕法尼亞軍校。1902—1903年和1913—1916年曾兩次到菲律賓服役。1901年授少尉銜,嚴于律己,好學不倦,有指揮才能,故能逐級擢升。1944年升五星上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任美國派遣軍第一軍作戰處長。1924—1927年任駐華美軍第十五步兵團軍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歷任國防部作戰計劃處處長和美國三軍參謀長。竭力主張盟軍應從英吉利海峽攻擊德軍,反對英國的地中海戰略。1945—1947年任駐中國特使,以“調處”為名,參與國共兩黨的談判,支持國民黨政府發動內戰。1947—1949年任國務卿,是當時美國國防和外交政策決策人之一。在國務卿任內,向希臘和土耳其提供了援助;承認以色列國;與西歐各國商談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說,提出援助歐洲經濟復興計劃,其后美國政府據以制定“歐洲復興方案”,被稱為“馬歇爾計劃”。是美國控制西歐經濟和美蘇冷戰在經濟上的表現。即用美援貸款和贈予來挽救瀕于“破產”和“絕望”的歐、亞兩洲。6月27日蘇聯宣布不參加馬歇爾計劃。7月12日,有16個歐洲國家在巴黎召開經濟會議,成立歐洲經濟合作委員會,研究要求美援問題。9月22日委員會提出總報告,要求美國在4年內提供224億美元的援助。12月19日杜魯門向國會提出“美國支持歐洲復興計劃”的咨文。1948年3月17日又發表敦促國會迅速通過馬歇爾計劃的特別咨文。4月3日正式簽署了“1948年對外援助法”即歐洲復興法案。馬歇爾計劃正式開始執行。從1948年4月到1952年6月底,美國共撥款援助歐洲131.9億美元,受援國要接受美國的經濟監督。到1951年底,馬歇爾計劃實施完成。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西歐經濟恢復并在客觀上有助于西歐的聯合,也有利于美國對西歐經濟的控制和傾銷過剩產品,同時形成抗衡蘇聯和東歐國家的經濟力量。1950年以古稀高齡出任國防部長,任內爆發了美國侵略朝鮮的戰爭。1953年以他對歐洲戰后的復興所作貢獻獲諾貝爾和平獎。
上一篇:馬援
下一篇:魯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