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英勇抗倭的英雄
——英勇抗倭的英雄
戚繼光(1528—1588),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明朝抗倭名將,杰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余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公元1544年,戚繼光送別了剛剛去世的七十多歲的老父戚景通,以17歲的年紀襲職登州衛指揮僉事。數年后,明政府又提升他為署都指揮僉事,負責山東沿海的御倭事務。一身重任壓在了這位青年肩上。
明朝時期,日本倭寇經常侵擾我國沿海地區,給我國人民造成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戚繼光從小受父親的教育,愛國思想十分強烈,跟隨父親練就了一身本領。不到二十歲,他就能拉開三百多斤的弓。他上任后,積極布防御敵,使倭寇不敢入侵。當時,倭寇在海防弛廢的福建和江浙沿海一帶十分嚴重,為了剿滅浙江沿海的倭寇,戚繼光被調到浙江。1556年,他被明朝政府任命為參將,鎮守寧波、紹興、臺州三府。
當時,大漢奸、海盜頭子汪直勾結倭寇在江浙沿海焚掠搶劫,人們極為痛恨。明朝軍紀松弛、斗志渙散,經常吃敗仗。倭寇進犯龍山所時,明軍在雁門嶺落荒而逃,只有戚繼光率領的軍隊行伍不亂,敵人不敢輕易追來。這一仗雖然打擊了倭寇的氣焰,但也暴露了明軍的致命弱點,使戚繼光深深感到,必須建立一支勇敢善戰的隊伍,才能打擊敵人、保衛海防。
戚繼光看到金華、義烏一帶人民矯健勇猛,就從農民和礦工中招募了三千人,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教以各種火器的使用方法,根據南方湖塘多的特點,依據地形地勢創造了嶄新的步兵陣法,并配備大量的戰艦、火器和兵械。他還嚴肅軍紀,規定擂鼓進軍,前面有水有火也要沖鋒奮進,不得后退;鳴金收兵,就是前面有金有銀,也要堅決退回。他對大家說:“倭寇正在殘害我們的父老鄉親,你們一定要苦練殺敵本領,把敵人從我國土地上趕出去!”經過嚴格訓練,這支軍隊有很強的戰斗力,被稱為“戚家軍”。
為了打擊海盜頭子汪直,為民除害,戚繼光制定了正確的斗爭策略,終于使汪直落入明朝軍隊的包圍圈中。汪直于1557年底投降。三年后,在杭州被處死,人民無不稱快。
1561年,倭寇二萬余人進犯浙江,幾百艘倭船,在沿海幾十個地方登陸,戚繼光為了不使敵人漏網,有意先讓敵人進來,然后派兵封鎖登陸口,切斷了敵人的退路。同時,把主力部隊埋伏在臺州附近的上峰嶺上。為了迷惑敵人,他命令士兵手執松枝,偽裝成松林。不久,一股倭寇直奔上峰嶺而來,遠看嶺上一片松林,沒有一兵一卒,就大膽順嶺下道路行進。等敵人進入伏擊圈后,突然一陣進軍鼓響,戚家軍扔掉松枝,漫山遍野地從嶺上殺將下來,敵人猝不及防,奪路而逃。在一陣喊殺聲中,倭寇有的被砍了腦袋,有的墜崖而亡,有屈膝投降,有的自相踐踏,余倭返身逃回,后路早已被堵,只好束手就擒。這一仗打得干凈利索,倭寇幾乎被全殲,戰果輝煌,使戚繼光威名大震、聲威遠播。接著,戚繼光又率軍在臺州地區打了十余仗,連戰皆捷,共殲敵1400多人,焚溺斃命者四千余,救出百姓萬人以上。大軍凱旋時,臺州百姓官吏出城20里相迎,盛況十分感人。
倭寇在浙江沿海遭到重創后,就聚集到福建沿海繼續肆虐。1562年,戚繼光奉命到福建抗擊倭寇。由于軍隊連續奔走追殲敵人,往往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戚繼光創造了一種行軍時用的方便干糧,這是一種圓形燒餅,烤熟后烘干,用繩子串成一串,背在身上,饑餓時隨時可以食用。因是戚繼光創制的,又稱為“光餅”。由于戚家軍有如此吃苦耐勞的作風,連戰皆捷就不奇怪了。
在福建寧德縣城東北二十余里,有一海中小島,叫橫嶼,是倭寇盤踞了三年的重要巢穴。打掉了這個賊窩,可以大滅倭寇的威風,所以,戚繼光決定伺機拔掉這個毒瘤。
橫嶼離海岸約十里遠,中間有淺灘相隔。漲潮時淺灘里一片汪洋,退潮時淺灘里盡是泥漿。如果進攻此島,潮退時用陸軍會陷入泥潭無法前進,潮漲時用海船又容易觸礁或擱淺,困難極大。戚繼光向當地人民詢問登島辦法,當地人民因深受倭害,早盼著把橫嶼島上的壞蛋們消滅,所以紛紛獻計獻策。戚繼光采用了老百姓的意見,在海水退潮時分,命令士兵們各背一捆谷草,把草鋪在爛泥上,用手腳在草上爬行,爭分奪秒往島上趕去。還不到漲潮時間,戚家軍已經開到了島邊。倭寇萬萬沒有料到戚家軍竟從爛泥上爬了過來,等他們發現戚家軍時,已經晚了。戚家軍蜂擁而上,邊打邊深入島上的敵人內部,不消幾個時辰,全殲島上倭寇五千余人,解救了被抓到島上的老百姓八百多人,狠狠打擊了倭寇的囂張氣焰。
在美好的中秋之夜,戚家軍和被解救的百姓在橫嶼島上共慶剿滅倭寇的巨大勝利,唱起了激動人心的贊歌:
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沖斗牛。
主將親我兮親如父母,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
這曲充滿感情的贊歌,表達了對戚繼光的由衷敬仰之情。
后來,戚繼光又率領戚家軍在閩浙沿海打了一連串勝仗,到1566年,基本上平定了倭寇之亂,保衛了祖國海防,沿海人民的生命安全終于有了保障。不久,他又奉命北上薊鎮,在十六年的歲月中又多次指揮部隊打敗了蒙古騎兵的進攻,為保衛首都北京城的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戚繼光愛國殺敵、屢戰皆捷的英名,傳遍了中華大地,并流傳后世,至今仍為我們所難忘。
上一篇:愷撒大帝——羅馬帝國的奠基者
下一篇:戴維——自學成才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