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自守的教訓
各國由于自然的、文化的、歷史的條件不同,各國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也有自己的劣勢和不足。任何國家和地區要想使自己躍居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都應該打開國門,取天下各國之長,補本國之短。然而,縱觀中國的近現代歷史,從明朝中葉到鴉片戰爭的300余年里,歷代統治者無一不是推行閉關自守的政策。結果使一個在許多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的,為人類曾經作出過重大貢獻的文明古國變成了一個經濟技術落后的國家。由于經濟上的衰敗,在政治上被西方國家視為東亞病夫,受盡了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宰割之苦,給中國人民留下了血的教訓。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趕走了侵略者,從此結束了受帝國主義欺辱的歷史,以嶄新的資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并積極發展與各國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系》中曾提出“向外國學習”的口號,指出:“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但是,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運。他們的短處、缺點,當然不要學?!笨墒怯捎诜N種原因,這一正確思想并沒有付諸實踐,反而走了一段曲折的路。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帝國主義對我國實行封鎖禁運政策,使我國不得不實行局部的僅對社會主義國家開放的政策;另一方面,由于“左”的思想把對外開放與自力更生對立起來,用自力更生排斥對外開放,干擾了與各國之間的經濟技術和文化交往。特別在是“文化大革命”期間,本來由于我國的嚴重內亂,對外開放包括對社會主義國家的開放已無法進行,而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又把對外經濟技術交流誣蔑為“崇洋媚外”、“洋奴哲學”、“賣國主義”橫加批判。致使割斷了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這是造成我國經濟技術落后,乃至把國民經濟拖到崩潰邊緣的重要原因之一。
與此同時,世界上興起了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的浪潮,使經濟生活日趨國際化。不少國家和地區利用這一有利時機,積極開展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從而使本國或本地區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相比之下,使我國本來就落后于發達國家的差距又進一步拉大了。
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閉關自守的實質是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國外的一切積極因素拒之國外,而守的是落后。因此,只有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外的一切積極因素,才能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上一篇:閉關政策造成近代中國落后挨打
下一篇:阿拉·烏德·丁的宗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