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
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農歷“二月二”這天是龍欲升天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歷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這是自然規律,但古人認為這是“龍”的功勞。而且,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地位,不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龍抬頭”之說。
在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曾命太白金星給四海龍王傳旨:人間百姓勾心斗角、紛爭不止,三年內點雨不降,以示懲戒。
一年后,人間一片荒涼,河流干涸、莊稼草木枯死,餓死、渴死的人遍地皆是。幸存的人跪在烈日下苦苦求雨。天上神仙雖然憐憫人間百姓,可誰也不敢違抗玉帝旨意。天河里的玉龍聽到百姓的哀求,于心不忍,便去求玉帝開恩。玉帝不但不聽,反而斥責玉龍說:“你身為天神,不但不懲罰可惡的凡人,竟然為他們求情,你居心何在?”
玉龍悻悻地退回天河。百姓的求救聲綿綿不絕地傳入耳中,玉龍再也忍不住了,它張開大口,喝足天河里的水,對著人間便灑了下去。
“蒼天有眼,終于降雨了。多謝上天,多謝上天!”百姓的感謝聲傳入了玉帝的耳朵。玉帝勃然大怒,下令追查違旨降雨的神仙。玉龍挺身而出,抗爭道:“玉帝,天上神仙也難免有私心雜念,更何況人間百姓。玉帝不能因為少數不仁不義之人的惡舉,就將懲罰施加于所有凡人。天上神仙不也有從人間修煉而來的嗎?這能說人間都是惡人嗎?”
玉帝聞言氣得渾身發抖,他大怒道:“玉龍,你不但違抗我的旨意,還對我出言不遜。我要讓你在人間受千秋之苦,到金豆滿地開花時方能解脫。”
玉帝派太白金星把玉龍壓在一作大山下。太白金星于心不忍,便給人間的長者托夢,讓百姓設法找到開花的金豆,解救為百姓受苦的玉龍。
凡間的人們開始四處尋找開花的金豆。找啊找啊,一年過去了,還是沒找到開花的金豆。這一年二月初二,一位老太太背著一袋玉米去趕集。走到半道,聽到身后幾個小孩在喊:“撿豆豆嘍。滿地都是金豆豆,撿了豆豆爆米花。”老太太回頭一看,原來自己的口袋有個洞,玉米撒了一路,遠遠看去,真得像金豆。老太太心里一亮,跑到集市上告訴人們怎樣讓金豆開花。人們一傳十,十傳百,中午時分,家家戶戶都把炒好的玉米花供在田間路上。然后大家一齊跪在地上祈禱道:“金豆滿地開花,玉龍應當解脫,請上天大發慈悲。”
正在靈霄殿飲酒作樂的玉帝聽到人們的喊聲,大吃一驚,忙帶眾仙到天門向下觀望,果然人間開滿了金燦燦的花。這時太白金星也在旁邊勸誡說:“玉帝,要是我們不履行諾言,天下老百姓還會信我們、敬我們嗎?”玉帝想了想,便派太白金星去釋放玉龍。
壓在玉龍身上的大山被搬掉了,它抬頭長嘯一聲,騰云而起,張開大嘴,將肚中的水全灑向了人間。人們看見玉龍抬頭搖尾的雄姿,在雨中歡呼雀躍起來。玉龍降完雨又回到地上,俯首感謝百姓恩德。一位剃頭匠看見玉龍頭上的雜草泥土,心疼地說:“不是你降雨救百姓,我們早就旱死了。老頭我給人剃了一輩子頭,今天就給玉龍剃剃頭吧,好讓玉龍精精神神地回到天上當神仙。”
以后的每年二月初二,婦女都會一邊唱歌一邊炒玉米花。在“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歌聲中,男人們帶著兒子去剃“龍頭”。
上一篇:《丹朱化鳥》神話故事賞析
下一篇:《五丁開山》神話故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