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烏德·丁的宗教政策
1290年,印度德里蘇丹國的第一個王朝(奴隸王朝)的統治被推翻了,查拉·烏德·丁纂奪了王位,建立卡爾吉王朝。查拉·烏德·丁在位時,重用自己的外甥兼女婿阿拉·烏德·丁。阿拉·烏德·丁是一個野心很大而不甘當臣屬的人,企圖竊取蘇丹的王位。1296年,他收買了兩個歹徒,刺殺了前來迎接他勝利歸來的岳父,即位稱蘇丹。
阿拉·烏德·丁統治時期(1296—1316)對印度教徒和非正統的穆斯林采取了空前規模的迫害政策。魁齊·穆其斯·烏德·丁的圣者給蘇丹獻策時說:“他們被稱為納貢者,當收稅官向他索取銀子時,他們應該一聲不響地非常卑躬屈節地獻出金子。如果收稅官要向印度教徒口里吐唾沫,后者必須毫不躊躇地把嘴張開……真主親自命令他們居于極抵賤的品位,因為印度教徒是先知穆罕默德的死敵,穆罕默德曾經說:他們應當改信伊斯蘭教,否則就該殺死或做奴隸,他們的財產應該收歸國有”。阿拉·烏德·丁本來就是一個暴虐無道的統治者,這位圣者的建議正中下懷,因此立刻對印度教徒和非正統穆斯林教徒采取了強硬政策。
阿拉·烏德·丁下令所有的印度教徒必須將全部生產物的半數上交國庫。規定印度教的收稅官“喬圖里”、“胡特”和“穆魁達姆”“不能騎馬,不能拿武器,不能穿好衣服,不能吃蒟醬”;他們的妻子要到鄰近的穆斯林家里做傭工。一些蘇丹行政官員對印度教徒和印度教下級官吏極不尊重,甚至對他們拳打腳踢。
阿拉·烏德·丁對改信伊斯蘭教的蒙古人,也不信任,認為他們是不可靠的人。這些被稱為“新穆斯林”的人,也不能得到有利的職位和特權,同樣受歧視和迫害。據說,在阿拉·烏德·丁晚年,新穆斯林教徒陰謀要殺死蘇丹,阿拉·烏德·丁得知后,下令將住在德里和外地的新穆斯全部處死,死者約三萬人。
阿拉·烏德·丁的宗教政策,引起了印度教徒廣泛的不滿,反抗斗爭不斷發生。1300年,當蘇丹率軍出征時,德里城內爆發了市民起義,起義者在首領霍遮的領導下,殺死了伊斯蘭教的地方官,攻擊監獄,釋放囚犯,打開金庫和軍械庫,把武器和金錢分給窮人。起義者還擁立阿拉維為蘇丹,起義最后被鎮壓,但是反對蘇丹的斗爭還在繼續。
阿拉·烏德·丁的鎮壓暫時鞏固了蘇丹的地位,但是不能持久。用一個印度學者的話來說:“他的成功本身就包含著反動的胚胎,他用鐵血政策所創造的強大機構幾乎就在他眼前瓦解了,而他卻只能無可奈何地“狂怒地咬嚙自己的嘴唇”。1316年阿拉·烏德·丁死於宮廷陰謀。
上一篇:閉關自守的教訓
下一篇: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留下血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