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區·董仲舒墓》陜西名勝簡介
在西安市碑林區和平門西側城墻里下馬陵。董仲舒墓是西漢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董仲舒的葬地。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廣川(今河北棗強東)人,專治《春秋公羊傳》,為官清廉正直、斷疑案232起,判詞集成《公羊董仲舒治獄》,對后世政法影響很大。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膠西王相。漢武帝舉賢良文學之士,他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治主張為武帝所采納,開此后兩千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的先聲。提出“天人感應說”,“三綱五常”,并把人性分為上、中、下三品。宣揚“黑、白、赤三統”循環的歷史觀。提出“限民名(占)田、以澹(瞻)不足”、“塞并兼之路”的土地主張。在教育上,主張以教化為“提防”,立太學、設庠序。著有《春秋繁露》、《董子文集》。
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董仲舒逝世,卒年76歲,死后葬此。傳說武帝游宜春苑,曾在此下馬,故稱此墓為下馬陵。又傳董的門下眾徒,到此皆下馬。久之,誤傳為蝦蟆陵。唐白居易《琵琶行》中“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即指此地。
上一篇:《西安·藍田縣·葛牌鎮區蘇維埃政府紀念館》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西安·藍田縣·蔡文姬墓》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