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漏刻
一種量度時間的儀器。又名水漏或漏壺。漏是漏壺,刻是刻度。是一種利用靜水壓強的簡陋儀器。是從日常觀察與試驗中發明,雖還沒有上升到科學概念的高度,但在沒有鐘表的古代,確是一項重要的發明。人們只要看受水壺里接受的水滿到什么地方,即可知已過多少時間。漏刻的制作,歷代略有不同,所用的壺數也不一樣。最簡單的就只有貯水壺和受水壺。后來出現多級漏壺,計時精度越來越高。北宋沈括在前人多級漏壺的基礎上發明的浮漏,有很高的計時精度,每晝夜誤差可小于20秒,這在當時是杰出的成就。
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漏刻
一種量度時間的儀器。又名水漏或漏壺。漏是漏壺,刻是刻度。是一種利用靜水壓強的簡陋儀器。是從日常觀察與試驗中發明,雖還沒有上升到科學概念的高度,但在沒有鐘表的古代,確是一項重要的發明。人們只要看受水壺里接受的水滿到什么地方,即可知已過多少時間。漏刻的制作,歷代略有不同,所用的壺數也不一樣。最簡單的就只有貯水壺和受水壺。后來出現多級漏壺,計時精度越來越高。北宋沈括在前人多級漏壺的基礎上發明的浮漏,有很高的計時精度,每晝夜誤差可小于20秒,這在當時是杰出的成就。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滿——通古斯語族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煉鋅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