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世界第一的寶座
在世界鐘表市場上,瑞士以生產機械鐘表著稱。瑞士鐘表歷史悠久,馳名世界,在80年代以前的30年中,其世界市場占有率一直在80%以上。然而自80年代起,它的地位急轉直落,世界市場占有率從80%直落到20%,痛失了世界第一的寶座,眼看著被日本取而代之。
瑞士鐘表地位下降的教訓是發人深省的,主要是因為它沒能跟上鐘表技術革新發展變化的趨勢,產品不能及時更新換代所造成的。80年代以前,世界鐘表市場上的產品還是以機械表為主。瑞士機械表技術精湛、造型美觀、質量上乘,“歐米茄”、“勞力士”、“梅花”等名牌表享譽世界,因此使瑞士鐘表在競爭中占有優勢,壟斷了世界鐘表市場達30年之久。但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它們開了個小小的玩笑,它們高居世界第一的寶座,沒有想到鐘表制造技術的發展魔術般地把本來與鐘表沒有關系的電子技術與鐘表連在了一起,瑞士的鐘表商行更沒有想到石英、集成電路、液晶數字顯示等高新技術會造就出全新的電子表。日本在這方面捷足先登,當電子表問世時,很快占領了市場取代了瑞士的地位。鐘表的使用價值主要是計時,在此前提下產品的物美價廉是消費者選擇的標準。電子表與機械表相比,技術新走時準,成本低價格便宜,因此在競爭中電子表打敗機械表是必然的。
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當今世界,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現代商品競爭說到底是科技的競爭,目前世界上各國都十分重視開發高新技術產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可以轉化成全新的物質產品去占領市場取得經濟效益,沒有科技的領先,就沒有產品的領先,更談不上競爭優勢,電子表打敗機械表的事例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一個國家或一個企業要做到科技領先,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有長遠的戰略發展眼光,高度重視并緊跟科學技術發展變化的趨勢研究開發新技術產品。技術領先的優勢不是固定的,名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也是動態變化的。當自己在某一產品技術上領先,產品市場占有率很高時,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下大力氣研究開發新技術,不斷推出新產品。如果不重視這一點,思想保守行動遲緩,一旦別人搶先,不但自己原有的優勢喪失,而且再去追趕別人也是很困難的。從戰略的角度講,以自己開發的新技術產品來更新換代自己舊有產品是最好的,日本鐘表也在這方面主動取勝,而瑞士鐘表業則被動失敗,這也是瑞士鐘表地位下降的一個大教訓。
上一篇:痛哉!窯變觀音
下一篇:痛失珍珠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