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靜制動·李密原計按兵不動,雄信急攻大敗虧輸
王世充曾用以衣易糧的辦法從李密那里換來了一批粟米,東都士兵賴以維持了一段時間的生計,但畢竟是治標不治本,自李密杜絕了這種損己肥人的交易以來,洛陽又重新面臨忍饑挨餓的嚴重形勢,王世充不再猶豫,向士兵們發出了戰勝李密、奪糧自救的號召,并得到了眾人的響應。于是傾巢而出,直撲偃師,欲與李密決一死戰。李密會集諸將商議對策,河東郡公裴仁基先進圍魏救趙之計,基本戰略是抓住王世充傾巢出動致使洛陽防衛空虛這一弱點,部署人馬阻住其東向要道,再精選銳卒三萬,沿河西進,逼圍東都洛陽,采取“彼出我歸,彼歸我出”的疲勞戰術,牽制王世充來回運動,疲于奔命,然后擊其失誤。裴仁基這一主張無疑有著豐富的經典依據,只可惜在此時此地漏洞也很明顯,譬如說王世充突然回掩,他這招圍魏救趙就很可能變成自投羅網。李密想到了這一點,他當即指出:裴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東都兵馬現有三大優勢,即裝備精良、決計而來和食盡求斗。裝備好則有底氣,決計而來則有銳氣,食盡求斗則有必死之心,故一般而言決不可與之正面爭鋒,哪怕是圍魏救趙式的打法也不行。有人當場提出質疑:這么說王世充已穩操勝券,我軍唯有束手就擒了?李密搖頭:錯。王世充既然是食盡求斗,其士氣的支柱勢必全憑戰勝奪糧這一理想結果,如果他們達不到這一目的,就將如泄氣的皮球,自行頹喪。因此,我方只須按兵不動,坐觀其弊,不出十天,王世充必因求斗不得、欲走無路而全軍瓦解。這就是兵法所謂的以逸待勞,以靜制動。裴仁基聽完連連點頭,大嘆高明,認為若能照此辦理,王世充這一出擊絕對是自速其死。單雄信等將領卻不以為然,他們有著完全相反的意見,覺得王世充以前是屢戰屢敗,這一次亦肯定不堪一擊,如果只管按兵不動,敵人會笑話我們做縮頭烏龜,所以這種滅自家威風長他人志氣的事情萬萬不能做!盡管裴仁基在旁苦苦勸阻,單雄信等人還是不改初衷,口口聲聲只要出戰。于是以攻對攻還是以守待攻形成了絕對多數對絕對少數的局面,一慣多謀善斷的李密也在這時沒了主意,竟違心下達了作戰命令。結果大敗虧輸,李密數載苦心經營就這樣毀于一旦。(《隋書·裴仁基傳》)
上一篇:將計就計·將錯就錯·李光弼智降二將
下一篇:出奇制勝·李愬雪夜襲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