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古羅馬帝國迅速滅亡所想起的
曾經顯赫一時的古羅馬帝國,在公元一至二世紀進入了它的全盛時期,而到了公元476年以后,羅馬帝國便從全盛時期迅速崩潰,逐漸走向衰亡了。是什么原因使羅馬帝國的覆滅如此迅速呢?除了政治、軍事和經濟等諸方面的原因外,還有其它的原因嗎?
經考古發現,古羅馬人尸骨上常有一些黑斑,經考證,這些黑斑是硫化鉛。一些美國毒物學家認為,是鉛中毒導致了古羅馬帝國的崩潰。因為,當時醫學不發達,人們對鉛中毒毫無認識,羅馬帝國的貴族們不但普遍使用鉛制的餐具和含鉛的化妝品,而且特別愛喝含鉛的葡萄汁,而這種葡萄汁是把葡萄放在鉛鍋或內壁鑲有鉛的鍋中長時間熬煮而成,鉛在高溫下生成一種能溶于水的醋酸鉛,可使葡萄汁特別香甜且不易腐敗,而按當時的工藝制成的葡萄汁每升的鉛含量可高達240—1000毫克,而當時的葡萄酒中也加入大量含高量鉛的葡萄汁,這種酒每升的含鉛量也不低于200—1500微克,而且,這種高甜度的含鉛量極高的葡萄汁往往還成為烹調中不可缺少的甜味佐料,因此,食物也受到了鉛化物的污梁,古羅馬帝國的皇親貴族大多壽命短暫,其平均壽命不超過25歲。當然,平民百姓受鉛的毒害相對要少一些,但是也不可避免,因為他們喝的水是通過鉛制的水管供應的,鉛與水中溶有的少量氧氣作用生成微溶于水的氫氧化鉛,而可溶性鉛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的,人喝了它之后就會造成鉛中毒,因此,造成了古羅馬帝國人民的大批死亡。
而鉛中毒的特點是具有積累性的,當鉛進入人體后就取代骨骼中的鈣而進入骨骼,積存其中。有鉛中毒現象的人在死亡后,骨骼中的鉛與尸體腐爛時產生的硫化氫氣體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鉛,在尸骨上形成黑斑。
由于鉛的毒害而成為古羅馬帝國迅速滅亡的原因之一,難道我們不應該從中吸取一些教訓嗎?
上一篇:由功臣到叛逆
下一篇:由阿斯旺高壩引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