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于假象致敗績
韓、魏、楚相繼削弱之后,趙國成為唯一能與秦國相抗衡的國家。趙惠文王雖然是一個平庸之君,但卻頗能信任賢能,手下有平原君趙勝、藺相如、趙奢、廉頗等,皆為棟梁之臣。趙惠文王在他們的輔佐下,繼承趙武靈王的遺業,使趙國一時成為秦國東進中原的勁敵。
秦國自然不能坐視趙國與其抗衡。公元前270年,秦昭襄王決定伐趙,派兵越過韓國進攻趙國的險要地區閼與(今山西和順縣西),企圖得手后即東出武安,直襲趙都邯鄲。
趙惠文王聞訊,召見趙奢問道:“可不可以去救閼與?”趙奢說:“去閼與雖然道遠路險,但就好象兩只老鼠在洞里打架,哪個勇敢些,哪個就取得勝利。”趙惠文王于是派趙奢為將,前去援救閼與。
趙奢率軍剛離開邯鄲30里,即下令停止前進,曉諭全軍:“有誰對軍事行動提出意見,處以死刑。”這時,秦軍一部已駐扎在武安以西,擊鼓吶喊,操練演習,致使“武安屋瓦盡振”。趙軍有一將佐建議急救武安,趙奢當即將他處死。趙奢在此構筑營地,滯留28天未動,并添筑營墻以示堅守。秦軍派一間諜混進營地,來探虛實,趙奢用好吃的東西招待他,然后放他回去。間諜將所見到的情況報告秦將胡陽。胡陽十分高興,說:“趙軍剛離開國都30里,就不再繼續前進了,筑壘自守,可見閼與已不是趙國的領土了!”孰料趙奢將秦國的間諜放回去之后,立即率軍偃旗息鼓往閼與方向疾進。經過兩天一夜,趙軍抵達閼與附近。趙奢命善射的甲士在離閼與以東50里的地方構筑工事,待機迎敵。這時,秦將胡陽才得到趙軍馳援閼與的消息,率全軍來戰。趙奢派1萬人占據北山,奪取制高點。秦軍也來爭奪。趙奢命趙軍發動猛攻,大敗秦軍,閼與之圍遂解。
秦伐趙閼與之敗,在于秦軍的麻痹大意。秦國大將胡陽被趙國筑壘自守的假象迷惑,以為趙國不敢出兵,放松了戰備警惕,沒有認真的分析、辨察敵情,致使秦軍大敗。趙國在劣勢的情況下取勝。
上一篇:蒙特卡羅拉力賽中的交易
下一篇:迷信書本者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