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書本者的下場
戰國時,楚國有個讀書人生活清貧,一心只讀圣賢書。有一次,他讀《淮南子》,讀到一句:“得螳螂伺蟬自障葉,可以隱形。”他很高興,以為得到了解脫貧困的妙方。于是他天天在樹下等待時機,正巧有一天,他看見了一只螳螂抓住葉子隱蔽自己伺機捕蟬,他立即上前,取下那片葉子,一緊張,葉子落到地上,與地上的落葉混雜起來、不能再分別,他不得不把所有的落葉都掃取回家。
回到家里,他就一片一片地試驗,每取一片樹葉,放在自己身上,就問他的妻子:“你能看見我嗎?”他妻子開始總回答說:“看得見。”整整一天過去了,他還在問,妻子十分厭倦了,就欺騙說:“看不見。”他捧著那片樹葉,高興萬分。
第二天,他帶著那片樹葉進入集市,碰到人就去拿東西,結果被抓進了官府。縣官準他申訴。他如實地說了事情的始末,縣官大笑,把他放走了,沒有治他的罪。
迷信書本,一味盲從者,必然像這個隱形行竊的楚人一樣,落得貽笑大方的結局。在學習中,我們不能讀“死書”,要真正理解,獨立思考,即使對待圣人的言論,也要“核道實義,證定是非”,這樣,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
上一篇:迷于假象致敗績
下一篇:迷信教條·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