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仲文》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陶仲文》人物故事小傳
陶仲文(公元?—1557年),黃岡人,原名曲真。嘉靖中,由知縣為遼東庫大使,寓元節邸舍,以治宮中黑眚見等怪異受寵。官至少師兼少傅少保。由是,中外爭獻符瑞,焚修、齋醮自此大盛。嘉靖三十六年,獻上歷年所賜蟒衣、金寶、法冠及白金萬兩,以疾乞歸。卒,葬儀同邵元節。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子下獄論死,追奪秩謚。
〔正史〕
陶仲文,初名典真,黃岡人。嘗受符水訣于羅田萬玉山,與邵元節善。
嘉靖中,由黃梅縣吏為遼東庫大使。秩滿,需次京師,寓元節邸舍。元節年老,宮中黑眚見,治不效,因薦仲文于帝。以符水噀①劍。絕宮中妖。莊敬太子患痘,禱之而瘥②,帝深寵異。
十八年南巡,元節病,以仲文代。次衛輝,有旋風繞駕,帝問:“此何祥也?”對曰:“主火。”是夕行宮果火,宮人死者甚眾。帝益異之,授神霄保國宣教高士,尋封神霄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明年八月欲令太子監國,專事靜攝。太仆卿楊最疏諫,杖死,廷臣震懾。大臣爭諂媚取容,神仙禱祀日亟。以仲文子世同為太常丞,子婿吳浚、從孫良輔為太常博士。帝有疾,既而瘳,喜仲文祈禱功,以特授少保、禮部尚書。久之,加少傅,仍兼少保。仲文起管庫,不二歲登三孤,恩寵出元節上。乃請建雷壇于鄉縣,祝圣壽,以其徒臧宗仁為左至靈,馳驛往,督黃州同知郭顯文監之。工稍稽,謫顯文典史,遣工部郎何成代,督趨甚急,公私騷然。御史楊爵、郎中劉魁言及之。給事中周怡陳時事,有“日事禱祠”語。帝大怒,悉下詔獄,拷掠長系。吏部尚書熊浹諫乩仙,即命削籍。自是,中外爭獻符瑞,焚修、齋醮之事,無敢指及之者矣。
帝自二十年遭宮婢變,移居西內,日求長生,郊廟不親,朝講盡廢,君臣不相接,獨仲文得時見;見輒賜坐,稱之為師而不名。心知臣下必議己,每下詔旨多憤疾之辭,廷臣莫知所指。小人顧可學、盛端明、朱隆禧輩,皆緣以進。其后,夏言以不冠香葉冠,積他釁至死。而嚴嵩以虔奉焚修蒙異眷者二十年。大同獲諜者王三,帝歸功上玄,加仲文少師,仍兼少傅少保。一人兼領三孤,終明世,惟仲文而已。久之,授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兼支大學士俸,蔭子世恩為尚寶丞。復以圣誕加恩,給伯爵俸,授其徒郭弘經、王永寧為高士。
時都御史胡纘宗下獄,株連數十人。二十九年春,京師災異頻見,帝以咨仲文。對言慮有冤獄,得雨方解。俄法司上纘宗等爰書,帝悉從輕典,果得雨。乃以平獄功,封仲文恭誠伯,歲祿千二百石,弘經、永寧封真人。仇鸞之追戮也,下詔稱仲文功,增祿百石,蔭子世昌國子生。三十二年,仲文曰:“齊河縣道士張演升建大清橋,浚河得龍骨一,重千斤。又突出石沙一脈,長數丈,類有神相。”帝即發帑銀助之。時建元岳湖廣太和山,既成,遣英國公張溶往行安神禮,仲文偕顧可學建醮祈福。明年,圣誕,加恩,蔭子錦衣百戶。
帝益求長生,日夜禱詞,簡文武大臣及詞臣入直西苑,供奉青詞。四方奸人段朝用、龔可佩、藍道行、王金、胡大順、藍田玉之屬,咸以燒煉符咒熒惑天子,然不久皆敗,獨仲文恩寵日隆,久而不替,士大夫或緣以進。又創二龍不相見之說,青宮虛位者二十年。
三十五年,上皇考道號為三天金闕無上玉堂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尊開真仁化大帝,皇妣號為三天金闕無上玉堂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母天后掌仙妙化元君,帝自號靈宵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后加號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圓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再號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圣智昭靈統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明年,仲文有疾,乞還山,獻上歷年所賜蟒衣、金寶、法冠及白金萬兩。既歸,帝念之不置,遣錦衣官存問,命有司以時加禮,改其子尚寶少卿世恩為太常丞兼道錄司右演法,供事真人府。
仲文得寵二十年,位極人臣。然小心慎密,不敢恣肆。三十九年卒,年八十余。帝聞痛悼,葬祭視邵元節,特謚榮康惠肅。世恩后至太常卿。隆慶元年坐與王金偽制藥物,下獄論死。仲文秩謚亦追削。
《明史》卷三○七
〔注 釋〕
①噀(xun):噴。②瘥(chai):病愈。
〔相關史料〕
典真一名仲文,黃岡人,少為縣掾,喜神仙方術。嘉靖初授遼東庫大使,秩滿至京師。時致一真人邵元節貴幸。會宮中黑眚見,元節治之元驗,遂薦仲文代己。試宮中,稍能絕妖。上寵異之。至是扈駕南巡,至衛輝,白晝有旋風繞駕不散。上以問仲文,對曰:“當火。”遣仲文禳之。仲文曰:“火終不免,可謹護圣躬耳。”是夜行宮果災。宮中死者無算。錦衣陸炳排闥入,負帝出,竟無恙。明日,敕行在吏部授仲文是職,給誥印,許攜其家于官。
《明鑒易知錄》卷八
上一篇:《陳獻章》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陳獻章》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陶仲文》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陶仲文》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