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扎克緊張艱苦的創作生活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為人類創造了大量的精神財富,然而在物質上,他一直是貧窮的。他在自己的許多小說中不斷地控訴著金錢的罪惡,而生活中的巴爾扎克也一直被罪惡的金錢所困擾。在他一生的絕大多數時間里,經濟是十分困難的,有時甚至債臺高筑,生活十分清苦。加之他忘我地拼命工作,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使他的創作生涯僅僅維持了20年的時間。他計劃寫作包括143部作品的《人間喜劇》實際上只完成了96部。
巴爾扎克的一生是在艱苦的環境里,在高度緊張中度過的。他的一天是這樣安排的:午夜12時,在巴黎的喧囂聲逐漸消失,市民們都已進入夢鄉時,巴爾扎克開始起床工作。寫到早晨8點,進早餐之后,開始另一項工作,對樣稿進行修改。有的樣稿他甚至修改十五、六遍,為此他不得不喪失一大部分稿酬。中午12點時用午飯,接著又馬不停蹄地開始工作;記備忘錄、摘抄、寫信、思考問題……一直到下午5點,用過晚餐后,他才能稍稍輕松一下,會見出版商和朋友。晚上8點,巴黎人開始夜生活時,疲憊不堪的巴爾扎克已準備上床休息。算來他一天中的睡眠時間只有4個多小時。
巴爾扎克每天要工作16小時以上,為了避免眼睛疲勞,他選用淺蘭色稿紙寫作。為了刺激疲乏的大腦,他改用濃烈的咖啡。他一生中總計飲用了5萬杯左右這種雖能提神卻損害心臟的飲料。他的頭腦象3架機器同時開動,總是處于成品出版、半成品加工、新作品醞釀之中。他在小說《貝姨》中說:“持續不斷的勞動是人生的鐵律,也就是藝術的鐵律。”他的行動證實了這一點。
巴爾扎克的創作速度是驚人的。他曾經說過:“我曾在一個夜里寫好《魯日里的秘密》,在3個夜里我寫好《老小姐》,用幾個鐘頭寫好《珍珠碎了》……我在沙希城里3天寫好了《幻滅》的開頭——50頁。我的生活由一種單調的勞動組成,但是這種勞動就由于勞動本身而變得豐富多彩。”
1850年8月18日,貧病交加的巴爾扎克與世長辭了。他終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了。這時,巴爾扎克才只有51歲,正是一個小說家創作力最旺盛的時候。他在彌留之際,仍然念念不忘《人間喜劇》尚未完成的50部左右的作品,他希望哪怕再有幾個月、幾個星期、甚至幾天的時間,然而這都不是人力所能辦到的。
在巴爾扎克的葬禮上,雨果這樣說:“他的生命是短促的,卻是豐富的,作品比歲月更多。”
上一篇:巴爾扎克的遺憾
下一篇:巴爾的摩包庇作假的合作者今西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