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場毆斗令人不齒
賽場風波時有所聞,特別是足球場上的毆斗,更是屢見不鮮。1985年5月5日,亞洲俱樂部杯賽正式開始,中國遼寧隊和香港精工隊的一場比賽。天氣悶熱,雙方隊員都感不適,產生煩燥情緒,給比賽蒙上一層陰影。一開場雙方都帶有“火藥味”,尤其是精工隊個別球員,仗著主場之利,更是有恃無恐。下半場第13分鐘時,精工隊員米曹在沒有控制球的情況下,手打腳拌遼寧隊員高升,拉開了毆斗的序幕。兩分鐘后,遼寧隊在前場左側獲得了一個罰任意球的機會。王軍一腳將球吊到精工隊門前,但被精工隊的賴羅頭球解圍。在球下落的一剎那,精工隊門將陳云岳棄門躍起接球,同時,高升飛身起腳,險些踢中陳云岳。精工隊一些球員見狀,立即上前圍住高升。高升見勢不妙,急步避開。但精工隊米曹和加賀夫卻緊追不舍,欲打高升。遼寧隊門將傅玉斌眼看隊友遭困,急速從球門跑至中場,踢了米曹一腳,至此,毆斗正式開始。精工隊黃國安為替米曹報仇,打了傅玉斌一拳,米曹接著追打傅玉斌,精工隊蔡滿祥也跟著追打助陣。這時,遼寧隊一名候補隊員沖入場內,一拳打中蔡滿祥頭部,傷口流血不止,當場昏倒在地。在撕打中遼寧隊也有兩名隊員受傷,經雙方領隊,教練制止,一場混戰才算結束。
這場毆斗事后,有評論說:首先應指責的是米曹,他在比賽中粗野動作最多。高升雖與陳云岳碰撞,卻不是有意傷人,只是動作犯規,精工隊員為此追打高升實屬不該。傅玉斌離崗追打米曹是違反體育道德的行為。此外,裁判執法水平不高,也是導致歐斗的原因之一。比如米曹在禁區內打絆高升,看臺觀眾已經嘩然,而裁判卻不知何故,經詢問竟張冠李戴以黃牌警告加賀夫,在球迷的噓聲中,才改判警告米曹。由此可見,裁判若是能及時警告球員,事態不會繼續惡化。
精工隊與遼寧隊發生的毆斗事件,說來使人痛心,究其原因,乃是思想素質低和道德觀念差所至。球員動作犯規以至誤傷對方,都是不可避免的,雙方若能豁達大度,互相諒解,就能化干戈為玉帛。球員應以精湛的球藝和良好的球風去贏得對手與觀眾!而任何蠻橫與粗野的舉動都會背離比賽宗旨,令人不齒。
上一篇:球場上的悲哀
下一篇:疏于計謀,反勝為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