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噲務虛名而亂國
周慎靜王五年(公元前316年),蘇秦死后,其弟蘇代、蘇歷以游說著稱于各諸侯國。燕相子之與蘇代勾結,欲奪燕王位,他深知燕王噲圖虛名的心理,便步步為營地開始了奪權陰謀活動。
蘇代出使齊國回來后,燕王問他:“齊王能稱霸于世嗎?”蘇代說不能,因為齊王不信任大臣。燕王于是便一心一意任用丞相子之。后鹿毛壽對燕王說能稱得上象堯一樣賢能的人,是因為能把天下讓給別人,如果大王將燕國讓給子之,便可與堯齊名了。燕王于是將國家托付給子之,子之權力極大。后又有人說,以前禹推薦益,但卻讓啟擔任官職,到他老時又以啟不能勝治國之大任,將王位讓于益,啟與友黨合攻,奪了益的王位,天下人皆稱禹是傳天下給益,實則讓啟自己奪取。現在大王又名將國家托予子之,而官吏沒有不屬太子管轄的,故只不過是名托子之而實用太子。燕王因而收繳了官印,把官俸三百石以上的官吏都授予子之管轄,子之登上王位,噲年老不聽政,反為臣,國事皆由子之決擇。子之為王三年,國內大亂,被齊所滅,子之被剁成肉醬,燕王噲也被殺。
燕王噲不識真偽,只務虛名,將天下讓與不肖之人,一步步走進自己挖掘的墳墓,咎由自取,蘇代等人正是利用了燕王噲“唯名是圖”的心理趨向,逐步實現了奪權的陰謀。
上一篇:湘贛邊界八月失敗
下一篇:狹隘的藝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