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泛若耶溪
綦毋潛①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際夜轉西壑②,隔山望南斗。潭煙飛溶溶③,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彌漫④,愿為持竿叟。【注釋】
①綦毋潛(691—756),唐代有名的詩人。字孝通,虔州南康(今屬江西)人,一說湖北江陵人。他的詩多寫方外之情和山林孤寂之境,流露出追慕隱逸之意,詩風接近王維。《全唐詩》存其詩一卷。
②際夜:至夜。
③潭煙:水汽。
④彌漫:渺茫。
【詩本事】
開元二十一年(733)冬,綦毋潛送詩友儲光羲辭官歸隱,受其影響,萌發了歸隱之志,便于當年年底離開長安,經洛陽,盤桓半年多,最后下定決心棄官南返。他先在江淮一帶游歷,足跡幾乎遍及這一帶的名山勝跡。留傳至今的詩也多描寫風光之作,這首詩是他的代表作。
【賞評】
這是一首五言古體詩。
在一個春風和煦的傍晚,詩人在無法割舍的恬淡自適的情懷里乘一葉扁舟,任隨水流飄飄蕩蕩。晚風習習,拂面而來,船兒轉入了春花夾岸的溪口,一路花自絢爛,迷人心眼,心曠神怡。不知何時夜幕已悄悄降臨,小舟也在不覺中轉入了西壑,偶爾抬頭見得前邊影影綽綽的山影上的南天的斗宿。船兒悠悠地前行,在水面濛濛的霧氣中穿過。樹梢上綽若仙子的月亮也似向后移去。人生世事正如溪水上彌漫無邊的煙霧,縹緲迷茫,我愿做若耶溪邊一位持竿而釣的隱者。
詩人描繪了春江花月之夜泛舟溪上的幽美、寂靜而又迷蒙的意境,展示了幽居獨處、不與世事、放任自適的意趣,揭示了對生命的感悟。
【詩評選輯】
①明·胡震亨《唐音癸簽》:舉體清秀,蕭肅跨俗。
②唐·殷璠《河岳英靈集》:善寫方外之情。
上一篇:《春江花月夜》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晚晴》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