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唐多令》
雨過水明霞,潮回岸帶沙。①葉聲寒,飛透窗紗。②堪恨西風吹世換,更吹我,落天涯。③ 寂寞古豪華,烏衣日又斜。④說興亡,燕入誰家?⑤惟有南來無數雁,和明月,宿蘆花。⑥
【注釋】 ①潮回:劉禹錫《石頭城》:“潮打空城寂寞回”。首二句寫其凄涼空漠。②葉聲:這里以落葉飄零,喻故國覆滅。③堪恨句:以季節的變換,暗示朝代的更替。西風:喻蒙古入侵者。落:流落。④古豪華:金陵(今南京)是六朝的故都,以繁華著名。烏衣句: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烏衣巷:金陵著名的街坊,晉時王謝大族皆居住在這里。此處代指宋王朝的傾覆。⑤燕入誰家: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里指眼前的凋零殘敗。⑥南來無數雁:喻亡國后飄泊無依的宋遺民。
【譯文】 黃昏雨過,水面上映照著明亮的彩霞。寂寞潮回,江岸邊留下了淡淡的泥沙。秋葉紛紛飄落,聲聲穿透了輕薄的窗紗。最叫人怨恨呵,無情的西風,催送著時節的更換,更吹得我,流落天涯。
今日如此荒涼寂寞,金陵舊日卻最為繁華。物是人非,烏衣巷口再度夕陽西下。說起興亡巨變,舊時堂前的燕子,今日又飛入誰家?只有無數南來的鴻雁,依伴著凄清的明月,停宿在寒汀蘆花。
【集評】 清·王闿運:“亡國不死,仍有羈愁,一語寫盡黃梨洲、王船山一輩人。”(《湘綺樓評詞》)
現代·劉永濟:“此哀南宋之亡也。前半闕以蕭瑟景色寓悲涼之感。‘堪恨’句,似指賈似道輩促成宋之亡也。后半闕起用劉禹錫《烏衣巷》詩意,而燕入誰家,似指投降之輩。……此云‘飛入誰家’,則非入百姓家而是飛入新朝也,雖不曾明言而意亦顯然。南來雁,則與己相同之人,南下避兵者。”(《唐五代兩宋詞簡析》)
【總案】 南宋覆亡后,鄧郯曾流落金陵。清秋季節,萬物凋零,凄寒冷落。面對這座經歷過無數次興衰變化,改朝換代的古城,回想起人世間的蒼桑巨變和自己近年來的飄泊無依,詞人再度體驗了物是人非的凄涼悲苦。觸景生情,內心的情感便不可抑制。通篇以秋葉、舊燕、歸雁等蕭瑟悲涼的景物為喻,自然融入前人詩意,既是在訴說流落天涯的愁苦,又是在傾吐國破家亡的悲憤。語言上,明快流利與沉郁頓挫相結合。風格上,清新明麗與凄厲峭拔相一致。沉痛已極,哀婉欲絕。然而,一切都含而不露,韻味深長。
上一篇:史達祖《雙雙燕詠燕》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吳文英《夜合花自鶴江入京,泊葑門外有感。》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