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鳳翰·簾珠記》鑒賞
高子病痿,不出內戶者旬月。客散擁榻,目無所寄,則常屬之窗與簾。簾附窗,而嫟于壁,壁之穴蟲多緣而游。有蛛初來登簾,若涉大險。簾有界隙,動輒失足,失足則驚,驚輒退縮不敢前,則惴惴而行,帖帖而蹲,其勢若不終日者已。乃戲令撤其窗扉,使去壁遠而絕其歸,奪其所安而重困之。意初不堪,久且苦饑,無所食,則強起而掠簾蠅。一日而坦,二日而躍,三日則投擲如飛矣。
高子曰: 嘻!世間夷險安有定形?視所挾而處者何如耳。神完于危,技精于熟,能成于逼,勢反于絕援。置之至危而后安,置之必亡而后存。色沮氣死,神乃來告,精神寂寞,大道以通。
(《南阜山人全集》)
生活中充滿了瑣瑣屑屑的事情。有些事情并無留意的價值,有些事情倘能細心觀察,善于思索,也能得到很大的啟示。此篇即是一個實例。
作者半身不遂,足不能出戶,但藝術家所特有的敏感和好奇心,仍然驅使他留心周圍的環境,連一只蜘蛛也沒有從他眼皮底下滑過去。他還饒有興致地做了一個小試驗,耐心地觀察了三天,終于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當著竹廉貼近墻壁的時候,蜘蛛爬行非常膽怯,“若涉大險”; 一旦“撤其窗扉,使去壁遠”,蜘蛛反而變得勇敢起來,爬行輕捷,“投擲如飛”。作者將自己觀察到的而為人鮮知的現象寫進文章,生動細致,很有情趣。
此文的重心還不在于體物,而在于“觀理”。蜘蛛在窗廉上的活動為何有勇怯之分呢?作者在記敘中已經有所暗示: “使去壁遠而絕其歸,奪其所安而重困之。”作者以此為階梯,進一步探究更高更深的人生哲理,悟出人世間的許多事情和蜘蛛的活動有著相通的道理。蜘蛛在遠離墻壁之后,絕了歸路,失了依托,被迫大膽行動,不久便適應了新的環境。人在非常不利的條件下,處于艱危的境地,也往往會勇猛精進、奮力拼搏,從而使事情發生轉機,技藝臻于精善,精神躍入更高更新的境界。這里面也包含作者切身的體驗。他能書善畫,由于得了偏痹之癥,使慣了筆墨的右手麻木了,這對一個書畫家來說,是沉重的打擊。但他沒有屈服,改用左手,遂以左書左畫聞名于世。他在病中寫這篇文章,也有自勉自勵的意思。
上一篇:《魏晉南北朝·江淹·答謝中書書》鑒賞
下一篇:《清·陳淏子·紡織娘》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