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均》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禮記·文王世子》:“凡語于郊者,必取賢斂才焉。或以德進,或以事舉,或以言揚。曲藝皆誓之,以待又語。三而一有焉,乃進其等,以其序,謂之郊人,遠之,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也。”鄭玄注:“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學曰成均。’”
【釋義】古代的最高學府稱作“成均”,也即“太學”、“國子學”等。“郊”,郊學,比成均低一級的學校。
【例句】況同在成均共業儒,聚首數年余。(宮大用雜劇《死生交范張雞黍》楔子〔賞花時〕)范式與張劭二人是太學同學。可參見“雞黍期”條。
上一篇:元曲典故《成人不自在》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戴嵩牛》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