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虹《贊美和攻擊》原文|注釋|賞析
愿你時常需要攻擊,而不需要贊美。
贊美是生命力停頓的誘惑,是死的說教者,是一個詛咒。它說: “你是好的了,你可以死了。”
世間沒有至好,而只有較好。較好便是較壞,因為還有比它較好的。
愿你時常覺著較壞: 這樣你可以時常成為一個較好者。攻擊便是這樣: 它常遺棄了你的較好的,而說出你的較壞的,它常給你指出一條更遠的路。
懦怯的人,因為自己沒有勇敢,所以喜歡人們贊美他們是勇敢,他可以從人們贊美中而偽裝一個勇敢的人。
能夠時常追求著勇敢,而時常自以為懦怯,他的追求宣示他是一個真的勇敢的人。
時常感到不足的人,他可從自己得到他的滿足,因為一切似乎可以滿足他的,都不能使他滿足故。
愿你時常攻擊你自己,愿你時常接受別人對你的攻擊。可惜世間能夠攻擊人的太少了。世間的攻擊,幾乎都是排擠,誠意的或惡意的。
然而,豈能因為假的攻擊而忽視了真的攻擊呢? 有能夠接受真的攻擊,而反為假的攻擊所屈伏(服)的人嗎?
喜歡贊美,是小姐的脾氣,可惜非笑小姐而自己去做小姐的人太多了!
世間,真需要攻擊的人,有嗎?
(1925年5月1日《莽原》第2期)
賞析 這篇雜文的中心論題,是說人需要攻擊,而不需要贊美。其理由是: 一、“贊美是生命力停頓的誘惑,是死的說教者,是一個詛咒”。從積極意義方面理解,這大概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意思。人在一片贊揚聲中,難免會被沖昏頭腦,導致不應有的舛誤。二、“世間沒有至好,而只有較好”,人本身是極為復雜的,具有正反兩極的基因,“好的和壞的在他們身上攪在一起了” (高爾基語)。而攻擊的特點是,“常遺棄了你的較好的,而說出你的較壞的,它常給你指出一條更遠的路”。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有時時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敢于向自我挑戰,敢于超越自我,一個人才能不斷有所長進。當然,對任何問題都不能絕對化,此文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所強調是允許的。不過亦應指出,人本身既然好壞并存,正說明批評和表揚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所以,還是如魯迅所說“指其所短,揚其所長”為好。
《贊美和攻擊》全文只有500余字,而它的意蘊卻是較為豐富的。這與作者掌握了相當熟練的藝術技巧分不開。這是一篇雜文,卻富有散文詩的韻味。這從文章的遣詞造句和段落的排列上便可以看出。首先是字句凝煉含蓄,而且便于朗讀。如說“可惜世間能夠攻擊人的太少了,世間的攻擊,幾乎都是排擠,誠意的或惡意的”。這里省略了一般散文的關聯詞語,帶有一定的跳躍性,既屬歐化的句式,文具詩歌的旋律。這種把復雜的長句簡化為幾個短句的寫法,讀起來瑯瑯上口,鏗鏘有力。文句的排列也比較整飾,不僅具有散文詩的形式,而且蘊含著一種特殊的情致。此其一。其二,是含有哲學思辯的色彩。無論是通篇的構思還是其中的一些論斷,都具有這一特點。文章提倡“攻擊”,可是“真需要攻擊的人,有嗎?”作者又表示極大的懷疑。這便構成主觀與客觀、意識與存在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的存在,勢必造成“攻擊”的主觀要求和社會上沒有真正需要攻擊的人從而使這個要求實際上不可能實現的矛盾現象。這種現象當然是耐人咀嚼,發人深思的。
上一篇:李贄《贊劉諧》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鄧牧《越人遇狗(《二戒》其一)》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