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清江引]野興(八首選四)(馬致遠)》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綠蓑衣紫羅袍誰是主?兩件兒都無濟。便作釣魚人,也在風波里。則不如尋個穩便處閑坐地。
山禽曉來窗外啼,喚起山翁睡。恰道不如歸,又叫行不得。則不如尋個穩便處閑坐地。
天之美祿誰不喜,偏則說劉伶醉。畢卓縛甕邊,李白沉江底。則不如尋個穩便處閑坐地。
楚霸王火燒了秦宮室,蓋世英雄氣。陰陵迷路時,船渡烏江際。則不如尋個穩便處閑坐地。
見《太平樂府》卷二。馬致遠抒寫忘情物外、遠害全身的[清江引]《野興》小令一共八首,此處四首情懷一致、末句全同,當一同作于晚年歸隱時期,體制上則屬重頭小令之組曲。與其余四首以及其他寫嘆世歸隱之曲的顯著不同是:此四首小令不僅否定了世俗功名,就連作者自己也曾多次贊許過的放情詩酒田園也一起否定了,所表現的是一種萬念俱灰的木然情態,這在元散曲中還是不多見的。第一首把漁翁與顯宦對比,用“誰是主”三字自問取舍,回答是對二者的一同否定:“兩件兒都無濟”。第二首以山禽“不如歸”、“行不得”的鳴叫寫“山翁”仕、隱不定的矛盾心情;第三首舉飲者畢卓因醉盜飲而為掌酒者縛于甕邊和李白醉后沉江(乃傳說)等事,說鐘情于酒者亦有其不幸;第四首說楚霸王“蓋世英雄”,卻也有陰陵迷路、烏江戰死的下場;這就從歷史到現實,把出世與歸隱的各種行為都徹底否定了。故“則不如尋個穩便處閑坐地”這一主題歌的反復重唱,不獨是超脫現實,更是徹底地超然物外的思想的集中反映。這大約是在絕望于現實而又對隱逸生活極不安心時的一種特殊心態。這四首小令的語言都極質樸,章法上也無多少講究,仿佛是一位久經世態的老人漫不經心的嘮嘮叨叨,斷斷續續,由此顯出一種簡淡古樸的風格特點。
上一篇:《[雙調·清江引]立春(貫云石)》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雙調·清江引]錢塘懷古(任昱)》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