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休群動,秋齋遠客情。細風和雨氣,寒竹度簾聲。日覺蹉跎近,天教懶慢成。誰能謁卿相,朝夕算浮榮。
【箋釋】
[岐山]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鳳翔府”:“岐山縣,本漢雍縣之地。周武帝天和四年,割涇州鶉觚縣之南界置三龍縣。開皇十六年,移三龍縣于岐山南十里,改為岐山縣。貞觀八年移于今理。岐山,亦名天柱山,在縣東北十里。渭水,在縣南三十里。”姜明府,不詳。明府,見本書卷一劉長卿《過前安宜張明府郊居》注。
[暝色] 黃昏、日暮。唐張九齡《自湘水南行》:“暝色生前浦,清暉發近山。”
[秋齋] 秋日的書齋。唐韋應物《郡齋贈王卿》:“秋齋雨成滯,山藥寒始華。”白居易《秋齋》:“晨起秋齋冷,蕭條稱病容。”
[蹉跎] 衰退。唐白居易《續古詩》其七:“容光未銷歇,歡愛忽蹉跎。”唐薛逢《追昔行》:“嘆息人生能幾何,喜君顏貌未蹉跎。”
[懶慢] 疏懶散漫。杜甫《絕句漫興九首》:“懶慢無堪不出邨,呼兒日在掩柴門。”白居易《春中與盧四周鯨華陽觀同居》:“性情懶慢好相親,門巷蕭條稱作鄰。”
[浮榮] 虛榮。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歲寒無早秀,浮榮甘夙殞。”唐顧況《贈僧》其二:“更把浮榮喻生滅,世間無事不虛空。”錢起《故相國苗公挽歌》:“盛業留青史,浮榮逐逝波。”
上一篇:《巴陵逢洛陽鄰舍》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送韋邕少府歸鐘山》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