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吳均
寒云晦滄洲,奔潮溢南浦。
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風渚。
心知別路長,誰謂若燕楚。
關候日遼絕,如何附行旅。
愿作野飛鳥,飄然自輕舉。
吳均,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縣西北)人。家世寒賤,好學有俊才,文體清拔。柳惲為吳興太守時,召補主簿,飲酒賦詩,極其相得。吳均后被引為建安王偉記室,隨同遷江州。這首詩當為別后的寄贈之作。
云層遮空,已見沉重, “寒云”,則是云色的陰沉,感覺上的凜凜寒氣。 “晦滄洲”,陰寒的云層籠罩水邊,色調黯淡。 “奔潮”,形容潮水的迅疾,有如萬馬奔騰。“南浦”,點示出離別的題旨。屈原《九歌·河伯》: “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別賦》: “送君南浦,傷如之何!”開頭兩句以“寒云”、 “奔潮”的自然景象,加上“晦”、 “溢”的形態刻畫,不僅描寫出陰云壓空、怒潮漲岸的壯闊畫面,更重要的是襯托出主人公離情的沉重和內心的動蕩不安。
江畔水邊,近處有小亭翼立,遠處有洲渚朦朧,白露閃耀著明珠般光芒,秋風吹起了漣漪,有人在徘徊相思,佇立遠望,真摯的思念突破了秋水長天的寧靜,它引人遐想,“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蒹葭》)“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九歌·湘夫人》)柳惲這首詩中的“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風渚”二句,脫胎于前人,有自己的獨創,韻味深含,寫出相懷相望的深情。
“心知別路長,誰謂若燕楚”。雖然知道分別后相距甚遠,但誰想得到南北分離就象燕、楚之遙隔,是出于意料之外。 “關候”,即“關堠”,關口、路亭。 “關候日遼絕,如何附行旅”,路途遙遠,難以伴隨。詩人只能寄之于想象: “愿作野飛鳥,飄然自輕舉”,希望變成天上自由翱翔的飛鳥,無拘無束地飄然騰飛,緊緊伴隨。
全詩善于借景抒情,脫化前人詩句,氣骨蒼勁。明王世貞《芝苑卮言》曾品評柳惲詩“篇法不足”,但象“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等詩句,“置之齊、梁月露間矯矯有氣”。這首詩的“寒云晦滄洲,奔潮溢南浦。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風渚”數句,氣格健舉,為詩中佳作。
上一篇:責子|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贈王桂陽|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