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豈料承優詔,世事空知學醉歌。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發何。今日龍鐘人共棄,愧君猶遣慎風波。
【箋釋】
[江州]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八“江州”:“《禹貢》揚、荊二州之境,揚州云‘彭蠡既潴’,今州南五十二里彭蠡湖是也。荊州云‘九江孔殷’,今州西北二十五里九江是也。然彭蠡以東為揚州界,九江以西屬荊州界。春秋時為吳之西境,吳為越滅,后復為楚地。秦屬廬江郡,漢屬淮南國。晉太康十年,以荊、揚二州疆域曠遠,難為統理,分豫章、鄱陽、廬江等郡之地置江州,因江水為名,理豫章……隋文帝平陳,置江州總管,移理湓城。大業三年,罷江州為九江郡。武德四年,討平林士弘,復置江州,五年又置總管,七年改為都督,貞觀二年罷都督府。州理封存,古之湓口城也,漢高帝六年灌嬰所筑。”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薛六,即薛弁。《新唐書》卷七三《宰相世系表》“薛氏西祖房”:“弁,江州刺史。”皇甫冉有《廬山歌送至弘法師兼呈薛江州》詩(《全唐詩》卷二五○),冉卒于大歷九年(774),故薛弁刺江州不遲于九年。而劉長卿大歷十一年(776)貶睦州途經江州,薛弁在江州刺史任上,劉長卿作有《江州留別薛六柳八員外》詩。柳八,即柳渾。
[優詔] 優容之詔。劉長卿于大歷八九年間為鄂岳觀察使吳仲孺所誣,后經監察御史苗丕審理,減輕劉長卿所謂罪責而貶為睦州司馬,故長卿有“優詔”之說。
[醉歌] 猶狂歌。《論語·微子》:“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又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顧影] 亦作“顧景”。自顧其影,有自矜、自負之意。《后漢書·南匈奴傳》:“昭君豐容靚飾,顧景裴回,竦動左右。”
[龍鐘] 失意潦倒貌。李華《臥疾舟中相里范二侍御先行贈別序》:“華也潦倒龍鐘,百疾叢體,衣無完帛,器無兼蔬。”
【輯評】
《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卷二:(前解)一、二,言余生不望昭雪,一味只有潦倒;三、四,言然過雁終驚北客,極目惟見楚山,以興下解二子之見存也。(此亦三承一、四承二法也。一,言不望優詔,故三承之,云任憑月明雁過也;二,言只學醉歌,故四承之,云已安木落山多也。)(后解)五、六轉筆,只寫得“龍鐘”、“共棄”之四字。五,言近滄洲,則既曉然共棄;六,言無如白發,則又甚矣。龍鐘此固人人之所更不垂盼者也,而何幸乃承二子猶以風波相勖哉。(“慎風波”,蓋預戒其得承優詔之后也,細讀便悟其發筆之有故。)
《昭昧詹言》卷一八:此似知淮西、鄂、岳時,將去留別作也。起句喜得除授。二句言時事難為。中二聯景與情交融。收入二員外。七句皆自述,末句始入別二人。
上一篇:《秦系(一首)》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奉和獨孤中丞游云門寺》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