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黃鐘] 人月圓
元好問
卜居外家東園
重岡已隔紅塵斷,村落更年豐。移居要就: 窗中遠岫,舍后長松。十年種木,一年種谷,都付兒童。老夫惟有: 醒來明月,醉后清風。
【鑒賞】 金天興二年 (1233) 正月,汴京守將崔立投降,元好問隨被俘官吏北渡黃河,滯留聊城(今屬山東)。元太宗十一年 (1239),元好問攜家回到故鄉忻州秀容 (今山西忻州),開始過上了遺民生活。
回到故鄉,首先面臨著擇居問題。元好問考慮再三,選定外婆家東園作為住所。
這是一個理想的地方。四周崇山峻嶺,已隔斷鬧市的飛塵; 是年風調雨順,更碰上豐收年景。其住房環境清幽,窗中含著遠山,房后排列長松。謝脁《郡內高齋閑望答呂法曹詩》云: “窗中列遠岫,庭際俯喬林。” 這兩句曲詞雖是從謝脁的詩句化出,但平添了一種情趣: 山水詩人向往的幽居佳境原來就在這里啊!
移居這里將干什么呢?人總要吃飯,而要吃飯就得務農,植樹、種谷之事必不可少。此時元好問已年過五旬,身體漸衰,因而一切農活皆交給兒孫們去干。而他自己呢,每天只與美酒作伴。醒來仰首觀賞明月,醉后一任清風吹拂。這種生活看似閑適,但他滿腔愁緒正從這“醉、醒、醉” 的字眼里隱隱傳出。
元好問飲酒已達到詩意般的境界。在古代,醉即飲酒適量、神志清醒之謂。《醉仙圖記》 云: “凡醉有所宜: 醉花宜晝,襲其光也; 醉雪宜夜,消其潔也;醉樓宜暑,資其清也; 醉水宜秋,泛其爽也。” 如此之醉,對于身心有益無害。然而,古今有些嗜酒者,由于飲酒過量,神志不清,結果或誤事,或鬧事,或敗事,這就不可取了。奉勸當今的一些酒君子,應記取古人的一條遺訓: “酒猶水也,可以濟舟,可以覆舟。”
上一篇:高克禮·[越調]黃薔薇過慶元貞|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趙孟頫·[黃鐘]人月圓|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