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瓚·[黃鐘] 人月圓
倪瓚
驚回一枕當年夢,漁唱起南津。畫屏云嶂,池塘春草,無限銷魂。舊家應在,梧桐覆井,楊柳藏門。閑身空老,孤篷聽雨,燈火江村。
【鑒賞】 倪瓚可謂是自古以來最能看得破紅塵、棄得下俗世的知行合一的隱逸文人之一了。在元末社會動蕩初起時,他居然真能拋得下偌大一個家業,疏散錢財,棄家出走,去過那種多存在于人們幻想之中的江湖飄泊生活,而且是那樣的無怨無悔。
畢竟是曾經經歷過,縱使對往日生活的決絕無怨無悔,總還是免不了要時時“夢回”。鄉夢正做得歡,南邊不遠處的渡口傳來了漁人的唱歌聲,于是好夢只得留人醉。爭開眼處,只見遠處青山依依,云蒸霧繞,仿佛畫中天地,而近處池塘中新生的青草,又分明是在向他提示——又一個春天來臨了。
置身于夢境與現實之間,作者不覺恍恍惚惚,思緒又飛到夢牽魂繞的舊家。舊家已被拋卻多年,無人打理,想必早已是梧桐遮蓋了水井,楊柳掩蔽了家門,了無人跡,荒涼破敗了吧。然而,國家的命運尚且如此,家庭的破敗又何足惜。也罷也罷,還是做一只閑云野鶴,駕一只小船,獨自在風雨煙霞中游蕩吧。
如此決絕俗世,淡泊人生,恐怕只是一種古人之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弘一大師李叔同或可與之相比。至于在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中眼昏耳熱的現代人,有幾個能真正做到 “富貴于我如浮云” 呢?
上一篇:倪瓚·[黃鐘]人月圓|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關漢卿·關漢卿|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