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藍仁·暮歸山中》原文賞析
暮歸山已昏,濯足月在澗。衡門棲鵲定,暗樹流螢亂。妻孥候我至,明燈共蔬飯。佇立松桂涼,疏星隔河漢。
此詩寫山居生活片斷,田園風味甚濃。
從詩中景物看,這是一個秋初的傍晚,詩人外出歸來。天色已“暮”,而入山之后光線更幽暗,“暮歸山已昏”,“昏”與“暮”二字辨味很細。次句寫“濯足”,肯定不是“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孺子歌》那個意思,也不應是因腳弄臟的緣故——那可以回家去洗。想必是回家路上要經過一個山澗,或許本來就要趟水,或許是月色在水太誘人的緣故,使得作者“當流赤足踏澗石”(韓愈),享受到泉水清涼的撫慰。頷聯“衡門棲鵲定,暗樹流螢亂”,寫的是到家時分的景色。從“棲鵲”、“流螢”等景物看,較上聯所寫已有一段時間間隔,這時夜幕降臨已很久了。“棲鵲定”與“流螢亂”,這一“定”一“亂”,一靜一動,相映成趣,下字十分準確,是句中字眼。
頸聯寫與家人共飯,極富鄉間生活氣息。看來飯菜早做好了,小孩子家早就眼巴巴地盼著吃飯,但爸爸沒回來,媽媽不讓吃。“妻孥候我至”的“候我”二字,寫出親人的期待關切,以及既至后應有的高興。所以“明燈共蔬飯”一句平平敘來,晚飯一起吃,有無限天倫之樂洋溢句中。“明燈”二字寫山居燈火,實在有主觀感情色彩的作用,適見其心情的愉快。飯罷,踱出室外站在松桂樹下,天氣是已“涼”未寒,十分宜人。仰觀天象,是“疏星隔河漢”。那隔河漢的疏星,特指牽牛織女星。于是讀者得到一個暗示,七夕將近,但還未到來。所以牛郎織女一時還無法相會。作者望著星空,也許在替他們祝福吧!間接地表達了對自己能享受天倫之樂的知足。
詩按時間順序,從容寫來,取景幽靜,用字精細,極有生活趣味,末尾的一筆有意無意中提高了意境。
上一篇:古詩《厲鶚·晚步》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張以寧·有感》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