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鐘·人月圓
劉因
茫茫大塊洪爐里,何物不寒灰。古今多少,荒煙廢壘,老樹遺臺(tái)。太行如礪,黃河如帶,等是塵埃。不須更嘆,花開花落,春去春來。
劉因生于金亡后不久元蒙統(tǒng)治下的保定容城(今河北容城縣)。他是元代前期較著名的詩人,常有為而發(fā),揭露了元蒙統(tǒng)治者的殘暴和人民的疾苦生活。但這首小令,卻一反他詩文那種遒勁峭拔、渾灝流轉(zhuǎn)的風(fēng)格,表現(xiàn)出人世無常、四大皆空的消極避世思想。
“茫茫大塊洪爐里”,大塊,指地,后泛指天地宇宙。洪爐,大爐子,通常用來比喻鍛煉人的場所或環(huán)境。在這里須與下句合讀: “大塊”,本夠大了,用“茫茫”來形容之,則更見其大。如此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大塊”,放進(jìn)時(shí)間的“洪爐”里,沒有一事一物最終不歸于死灰沉滅。“寒灰”,死灰。這首曲破題表現(xiàn)出人生如夢(mèng)、轉(zhuǎn)眼成空的消極厭世思想。先作一總的概括,從極大處落墨,接著再把這番意思從容不迫地一一道出。
“古今多少,荒煙廢壘,老樹遺臺(tái)。”正是“百歲光陰如夢(mèng)蝶”,人生短促,轉(zhuǎn)眼間,一切都成了歷史的陳跡。“古今多少”,是說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言外之意是,何止壘、樹、臺(tái),世間的一切,都會(huì)破敗無用,以致化為烏有的。
“太行如礪,黃河如帶,等是塵埃。”太行山南起今山西、河南兩省邊界,向北綿延于山西、河北兩省之間,何其巍峨!何其陡峭!黃河由西而東,橫貫十?dāng)?shù)省,在大地上如一條綿延無盡的長帶,卻不過如同塵土一樣微不足道!本來前二句氣象崢嶸,一派壯觀,接著“等是塵埃”,則如從云霄墜落平川,給人以世事茫茫、一切盡皆無用之感。不是么,對(duì)“花開花落,春去春來”那些更平凡、更自然的事情,似乎也無需去嘆息了吧。“不須更嘆”,不是說不用嘆,而嘆也無用,意蘊(yùn)更深一層。
這首小令由首至尾表現(xiàn)消極厭世的情懷,思想上無足取,藝術(shù)上卻自有特色。全篇徑直抒情,先從大處落筆,首二句籠蓋全篇。接以具體事物,荒煙廢壘,老樹遺臺(tái)來作說明,時(shí)移事異,歲月無情,風(fēng)侵雨蝕,一切都成為陳跡!太行黃河,龐然大物,令人驚異,令人羨慕,而作者卻偏說“等是塵埃”。這是不符合事實(shí)的。因?yàn)樘杏涝冢S河長流,千百年來何曾有變化!但雖無理卻有情,愈見出作者的寂寥情懷。最后以花的開落、春的去來,再作渲染,似乎連“嘆”都是多余的了。
上一篇:越調(diào)·柳營曲楚漢遺事·馬謙齋|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景元啟·[中呂]上小樓·客情|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