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調·金絡索掛梧桐 詠別
高明
一杯別酒闌,三唱《陽關》罷,萬里云山兩下相牽掛。念奴半點情與伊家,分付些兒莫記差。不如收拾閑風月,再休惹朱雀橋邊野草花。無人把,萋萋芳草隨君到天涯。準備著夜雨梧桐,和淚點常飄灑。
這首《詠別》是高明的代表作之一。寫一個女子與情人離別時的情境。
“一杯別酒闌”三句,寫情人將要遠行,離別在即,女主人公無以為遣,只好一邊唱著《陽關三疊》的送別之詞,一邊以酒相祝:從此以后,天各一方,不知何日才能相會,只有在萬里之遙,云海茫茫之中,相互思念、相互牽掛了。一個“闌”字,既寫杯酒之將盡,又寫出女子意興,透露出內心情緒的波瀾,而“三唱《陽關》”使小令在起首就罩上了深厚的悲涼氣氛。
“念奴”四句,寫女子的叮嚀與囑托。“念奴”,為唐天寶年間的著名歌女,此為曲中女子自謂。由此可以確定女子的身份是歌女或樂伎。“閑風月”指男女之間逢場作戲、吟風弄月之事。“朱雀橋邊野草花”出自唐劉禹錫《烏衣巷》首句,而意思卻完全不同了。這里的“朱雀橋”是泛指,“野草花”已經擬人化。朱雀橋所在秦淮河橫貫金陵古城,沿河兩岸酒家林立,樂伎充徹,用“野草花”喻風月女子,十分形象貼切。雖然女子與自己的情人是在風月場中相識,但愛之真切,一往情深,在臨別之際,她仍滿懷深情地叮囑他,千萬要記清楚,以后不要再踏入風月場中,也不要再和其他女子發生“風月”之事,因為,這里已經有一個人在深深地愛著“伊家”了。仔細推敲,曲中的女子真是費了一番苦心的。封建社會,婦女往往不能掌握自身的命運,特別是在愛情生活中,不知什么時候就會被男子無情地拋棄,何況一個生活在社會下層的婦女!她之所以“半點情”與“伊家”,而不是“一點情”,說明此女子在離別的傷痛中,還有理智的一面,并沒有完全沉溺在纏綿的感情中。
最后,“無人把”四句,由離別的囑托又轉到了離情的傾訴。她一想到自己所鐘愛的男子獨自遠游而無人陪伴,就感到無限的傷心。本來,自己應該隨他一起到那遙遠的地方,可畢竟不能夠,看來只有無邊的芳草為他作伴、為他解憂了。芳草本來迷人,然而因旅人的孤單也會變得凄清,變得蕭瑟。這里,作者暗用“天涯芳草無歸路” (辛棄疾《摸魚兒》)之意。女子想象著,不知道這一別,什么時候才能見面。也許,他會因事而滯留遠方;也許,他會因別去太久而不識歸路,眼前看到的只是一片茫茫無垠的芳草。
所以,多情女子也就“準備著夜雨梧桐,和淚點常飄灑”。“夜雨梧桐”,化用溫庭筠《更漏子》詞意,“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女子早已想象到了從今別后,等待自己的將是那綿綿無盡的長夜。
全曲運用對仗、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緊緊抓住一個“情”字,刻畫了一個癡情女子在與情人離別之際的復雜的心理狀態。且適當化用前人詩句,顯得自然、貼切,不失為一首詠別之佳作。
上一篇:雙調·行香子癡迷·朱庭玉|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竇娥冤·楔子|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