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王之渙《登鸛雀樓》五言絕句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①,黃河入海流②。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③。
【作者小傳】
王之渙(688—742),字季凌,絳郡(今山西新絳)人。以門蔭補冀州衡水主簿,受人誣謗,拂衣去官。優游山水十五年。開元二十年(732)前后,在薊門與高適交游。晚年出任文安縣(今屬河北)尉,以清白稱。生平見靳能《唐故文安縣太原王府君墓志銘并序》、《唐詩紀事》卷二六、《唐才子傳》卷三等。其詩以邊塞詩享盛名,曾與高適、王昌齡有“旗亭畫壁”傳說。今存詩僅六首。
【解題】
此詩作年不詳。芮挺章《國秀集》稱此詩為朱斌作。而范成大《吳郡志》卷二二引唐人著《翰林盛事》則云:“朱佐日,吳郡人,兩登制科,三為御史。天后嘗吟詩曰‘白日依山盡’云云,問是誰作,李嶠對曰:‘御史朱佐日詩也。’”故此詩究為誰作,朱佐日是否即朱斌,均屬疑問。鸛(guan)雀樓:故址在今山西永濟黃河中。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五:“河中府(今山西永濟西)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山),下瞰大河(黃河)。唐人留詩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渙、暢諸三篇能狀其景。”此詩前二句寫山和水的雄偉闊遠,后二句既寫景外之景,又蘊含哲理。成為站得高看得遠的名句,歷來膾炙人口。沈德潛《唐詩別裁》云:“四語皆對,讀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注釋】
①此句形容連綿的中條山之高,陽光普照,所不見者為高山所阻。詩人站在樓的下層,只看到陽光依山而盡,卻不見山那邊的景色。②此句意謂黃河水由此折向東流滾滾入海。③二句意謂欲看盡千里之外的景色中條山那邊和黃河人海景色,必須再上一層樓。既寫當前實際生活中的感受,又富于哲理。
上一篇:溫庭筠《瑤瑟怨》七言絕句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王之渙《涼州詞》七言絕句原文|翻譯|賞析|注釋